上学难,不是难在没学上,而是择优质名校难!择校难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
近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北京将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明年小升初的政策会有所调整,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
九年一贯制的目的是为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缓解择校难的压力。不难看出,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将是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方向。然而,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家长的态度却是冰火两重天,喜忧参半。
九年制将成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九年一贯制是指一所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学生小学毕业后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以保持学生教育的连贯性。
其实,早在2007年,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缓解择校难,北京市教委就制定了小学、初中入学方案,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此前北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约有20多所,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北京又增加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目前北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有成功的办学模式,如东城区的景山学校,作为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试验的学校,其“大教育观”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育英学校是海淀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办学成绩不俗;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近年来中考合格率达100%,优秀率50%,中考70%的学生进入了重点名校。
加强学生成长的连贯性
为了升入好的初中,许多孩子小学6年,拼奥数,拼英语,拼特长,拼爹娘,拼得精疲力尽,小小年纪就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试行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升初不用考试、选拔,家长不用操心,孩子也没有升学压力,缓解了小升初的压力。
教育专家表示,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了分散办学的不足,可以集中某个区域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学校管理人员精简,教师所占的比例扩大,投入到教学一线中的资源和精力就会更多,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突出了学生成长的连贯性。
小学、初中阶段,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小升初的第一年,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知识结构均保持着小学阶段的惯性,与中学学段学生应有的表现存在着缝隙。对此京源学校白宏宽校长表示,小学和初中的教育衔接十分重要,不是将二者简单地合并对接,而是要做好教学理念上的衔接。如京源学校将中华文化融入了课程体系改革,幼儿园的孩子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小学生都会背诵千字文,初高中生能熟练掌握《论语》《大学》等。
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专家也有些担忧,学校规模扩大了,学校年级跨度大,管理难度也相应加大。由于小学没有升学任务,小学部管理容易被忽视,学校会在很大程度上将管理精力和教学资源放在中学阶段,导致小学、初中阶段发展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