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被爆出活体取熊胆已经近两年多的时间了,期间夹杂着由各地民间的动物保护组织反对的活动,而活体取熊胆的残忍行为并没有得到制止,两年过去,现今创业板IPO申报企业排在第28名的“活体取熊胆公司”竟然要上市了!
笔者认为“活熊取胆”是一种痛苦的转移,将人类将自己得出疾病而产生的痛苦转嫁到无辜动物的身上。疾病多是人们不正常生活得到的,其根源在于病人自身的贪婪和欲望。比如,因为不正常饮酒而得到的肝病,随后产生病痛的折磨而去购买熊胆入药治病减轻痛楚,贪婪的是那些得病的人而受到更多折磨却是那些动物。
另外,活体取熊胆对黑熊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是人类无法想象的,而那些购买药的人们并不是没有耳闻,于是面对痛苦多数病人选择了沉默或无视。“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这些是归真堂药厂给黑熊造成伤害的规模。而全国有着上百家归真堂规模的“活熊取胆企业”。
动物福利和药用价值之间存在着一个道德良知和病痛折磨的矛盾。你要减轻痛苦就得给别的动物造成更大的痛苦。这是那些得病的人所面对的。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死于自身药用价值的动物吧,出产犀角的“中国犀牛”早在20世纪初便在中国大陆完全消失了、著名的华南虎也早已不知了去向,而梅花鹿和黑熊却因为鹿茸和熊胆被人工圈养,活体取茸活体取胆,用圈养者的话说,这是为了不使直接掠杀导致野生梅花鹿和黑熊的减少。
对于“活熊取胆”的政府默认是源自2006年,当时的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讲的话,熊胆作为中国独有的中医药宝藏,其独特的止痛消炎的功效目前尚无其他药物可替代,已入味123种中药,且目前大量的患者需要依赖这些药物治疗,而当时还没有找到可以代替的药物。由于官方对于“活熊取胆”行为的默认,助长了生产厂家的气焰,造成了对于“活熊取胆”行为的无视,对公众良知和道德起到了坏的示范。而6年过去了新的替代熊胆的药品依然没有消息。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归真堂在整个行业里并不是最大规模的企业,如果归真堂上市,很有可能会给众多“活熊取胆”企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另外,归真堂的上市也将会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这将标志着活熊取胆再次间接的得到官方的认可,以后也不会有合理的说法来促进动物福利的保护。
上市是一个严肃的话题,需要严格的审批和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同时,也需要重视口碑和舆论的影响。不能因为数据上合格而无视对社会道德体系的伤害。
可以看出,“活熊取胆”厂家之所以肆无忌惮在于我国动物福利立法方面存在着的缺陷。《野生动物保护法》内容之里只有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才追究刑事责任。而对“活熊取胆”之类的虐杀并没有规定。
对此,未来为了消除“活熊取胆”人间悲剧的发生,在措施上必须有两条需要做到。
首先是在立法上制定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和禁止“活熊取胆”之类的虐杀动物盈利的行为。
其次,在新的药物开发上多下功夫,找到一种可以代替熊胆作为药物治病,而对治疗效果不次于熊胆的替代品。这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
另外,在以熊胆为生产链的医药企业通过政府、社会给予必要的帮扶加快其转型。
“活熊取胆”是你我都目不忍睹的悲剧,社会舆论能否产生切实影响,还是个未知数,希望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不要因为利益而让自己的灵魂散发出血腥的味道!
张培隆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