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丽乡村系列报道
──南安市码头镇杏东村介绍
杏东村在码头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位于金溪东侧,民国年间属大东、杏林2个保,1949年解放初属杏东乡,1958年公社化时期划为杏山、杏一2个大队,1965年并为一个大队称杏东大队,1984年改称杏东村委会。杏东村委会设在路后,聚落分布在高盖山北麓丘陵地上。有夏天、回书桥、路后、什班山、洋下、江厝、石古林、杏内、泉兴、埔角等10个自然村。有16个村民小组,村民753户3383人。耕地面积898亩,山地3402亩。主种水稻、花生、甘薯、小麦等。土特产有柑橘、茶叶。有砖瓦厂、小学2所。乡村路连接诗码公路。
2013年,杏东村被确定为泉州市生态村,村两委高度重视,并组织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杏东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
在平时工作中,组织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论知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的知识文化水平。
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做好一事一议工作,确保垃圾长效收集处理,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切实推进绿化美化建设,认真开展生态建设,逐步规划排水体系,疏通河塘沟渠,修复水系水景,以点带面实行生活污水处理,建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杏东村。
认真做好“两新”工作,新农合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按要求完成任务,新农保要组织广泛宣传积极开展。搞好农业发展、良种推广、水利修复、引种新品种、增加村民收入,春秋两季做好动物防设工作,到各家各户为群众的家禽、家畜免费防疫,并逐一建档、建卡。
建全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搞好经济建设,确保全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团结,对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相应的照顾。
通过村两委及全村上下的一致努力,取得不错的成绩,已完成惠书桥至宫占路面路沿切筑和排水设施,枫石公路拓宽,水泥路面铺设,杏林小学至思亲堂道路拓宽,水泥路面铺设,洋下水泥路连接江厝角落村路水泥铺设,全村范围合理布居和添置垃圾围(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以自然角落分布推进,争取在2014年每个角落筹建一个娱乐健身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