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庭院种出小头蒜 五三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人民网 2020-08-13 17:34 http://www.mnw.cn/

  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庭院种植大蒜的历史已有30余年。村民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以及历代积累的丰富种植经验,不断壮大五三村的紫皮蒜种植规模。

  如今,紫皮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村里庭院经济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靠种植紫皮蒜走上了致富路。

  太平乡党委书记杨宝田介绍:“庭院里种植紫皮大蒜实现了‘一年忙半年,半年两份钱’,劳动强度不高,效益还好,特别适合劳动能力差的老人和贫困群众。”

  如今的五三村200多亩庭院地大约能产400万头大蒜,每亩地收入1万多元。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五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56人,现已全部脱贫。

  在66岁的许贺春家院子里,堆着很多编成辫子的紫皮蒜,一根蒜辫编了一百头蒜。他指着自己院子里的菜地跟记者算了一笔致富帐:“在我家的地里,春天种上蒜先能收获一茬蒜苔,然后收获紫皮蒜,再种一茬大白菜。一亩地产蒜2万头左右,每头5毛钱,能卖1万元;亩产蒜苔400斤左右,每斤5元,收入2000元; 白菜可以收2万斤左右,每斤2毛钱,收入4000元。总共毛收入1.6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能达到1万以上。”

  6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金霞提起政府对她的帮助一直在说“他们是我最最最感激的人,要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2011年王金霞的丈夫因病去世,给原本经济状况就不好的家庭雪上加霜。2015年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开始帮助她发展庭院种植:“许贺春是村里的农技推广员,他经常来我家地里讲紫皮蒜种植技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还帮我种。紫皮大蒜成了我家脱贫的‘紫富美’。”

  虽然,王金霞的农家小院只有一亩地,但依旧打理的干干净净,庄稼地更是整齐划一。她自豪的提起自家地里的紫皮蒜:“别看这园子没多大,但是每年给我带来的收益可不小,除了自家吃的菜,我都种紫皮蒜。”

原标题:庭院种出小头蒜,五三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广州最新人事任免
  • 国民党主席选举本周六登场,郝龙斌、郑丽文
  • 巴基斯坦军方说与阿富汗武装人员等在边境地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港区召开“厚植家国情怀、力行社会实践 德化浔中镇“党建+”邻里中心:党建凝心 德化浔中镇“党建+”邻里中心:党建凝心 漳浦干部:有难题 我来解! 奋勇争先 晋江作答 央视《村庄里的中国》聚焦梧林传统村落 “晋江殡葬”小程序全面推广应用 多项殡 漳浦:“他们笑了,城市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