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拜、演、品、诗、传 沪人花样“闹中秋”

来源:中新网 2018-09-24 12:38 http://www.mnw.cn/

  

  古艺华服、精美礼器、文台香案、拜月祈福……上海最悠久的中秋节庆活动——“唐韵中秋”游园晚会23日晚于江南古典园林桂林公园如约而至。近千名游客在桂花飘香、月影妩媚的楼台亭阁间,与璀璨千年的中华文化遗产相伴度中秋,感受“海上花开月正圆”。

  桂林公园是上海市区唯一仅存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园遍植金桂、银桂、丹桂等23个品种共1000余株,每逢中秋佳节便会桂花盛开、满园飘香,为沪上最佳赏桂地之一。月光下,换上各式中秋特色华服的游客们漫步于园林,时而聆听古今经典诗篇吟诵,时而细品越剧《楼台会》等经典折子戏;千条灯谜组成的长廊内,来自中华灯谜学会的灯谜大师正有声有色地讲解着灯谜解谜技巧;网红茶艺亦进驻飘香园林,携尺八、古琴等古风乐器演奏,孩子们则拉着家长对对联、填诗词、动手制作中秋纪念品,好不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游园晚会还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原汁原味地演绎了“树中秋”祈心愿、“中秋拜月大礼”等仪式,展现了月饼来历中体现的家国情怀。“树中秋”祈心愿源自2000年前的传统习俗,灯影朦胧胧,竹子节节高,写上祝福语,祈愿家团圆。来自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的注册志愿者顾茗愚介绍,这能让大家了解中秋节并不仅仅是吃月饼,还有其它的很多民俗活动,了解一些关于古人的思想境界,对自己的现代生活也有一定裨益。

  “猜灯谜、香道、古琴、茶道展示互动很有意思。”身着汉服的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罗艳芳感慨,“希望以后各种传统节日都有类似的活动,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感受我们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获悉,今年上海全市共有“月常满人长宁”中秋主题游园活动、“花好月圆·汉韵醉白”汉文化展示主题活动等20余场中秋主题活动,花样呈现上海中秋节的传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上海地标之一上海大世界,便在中秋当日(24日)迎来了不少沪人“噶闹忙”(凑热闹),携家眷一游“和美华夏大世界中秋嘉年华”。

  偌大的中庭内,游客们三两结伴共赴“花好月圆游”,上“天宫”体验“后羿射日”,去“星宫”挂许愿牌祈福,或是前往“广寒宫”“嫦娥奔月”场景感受传统中秋氛围;沪剧等曲艺演出在一楼大舞台轮番上演,引老少戏迷流连于此,一品戏曲中的中秋团圆之意。沪剧演员徐群芳告诉记者,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到大世界玩,没想到几十年后能够站上大世界的舞台,通过表演沪剧与市民游客共庆中秋佳节,心里特别高兴。

  上海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上海人每逢中秋都会吃芋艿和毛豆,月饼的种类也非常多,广式、潮式、苏式等应有尽有,孩子们每逢中秋都很开心。“很多中秋的风俗传承了下来,也会有一些不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和世界各地的亲友通话,也可以欢聚一堂、举行简单的茶话会。虽然形式不同,但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期盼祖国更加强大,希望和港澳台同胞一起幸福生活。”(作者 许婧 王笈)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今日(6月25日)最新油价查询:下一轮油价
  • 世俱杯综合:马竞赢球遭淘汰 梅西将战“大
  • 19条新举措!金融促消费明确“路线图”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 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研讨会举行 李干 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轮胎 以下哪一项属于消防员的职责范畴?蚂蚁新 南平:“我们有责任用所学反哺乡村” 福建4地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 晋江:文体旅融合绘就县域发展新图景 龙岩: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