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长江小城非遗传承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来源:中新网 2018-08-01 18:36 http://www.mnw.cn/

  中新社湖北秭归8月1日电题:长江小城非遗传承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长江浩瀚,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文明璀璨,大江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记者近日行走重庆市巫山县、湖北省秭归县,地方虽然不大,文化氛围却足够浓。通过采访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记者感受到这些长江沿岸传承人对于文化的坚守。

  刘伯枝:在质疑中前行

  重庆市巫山县的刘伯枝是“巫音”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是“巫音”传承谱系的第64代传人。

  “巫音”又称“神歌”,发源于长江三峡巴楚之地。它集祈福、表演、祭祀于一体,是流传于巫山民间的一种传统祭祀音乐,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刘伯枝自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巫音”。为保护“巫音”这一民间传统祭祀音乐不至失传,2013年巫山文化部门成功申报“巫音”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抹去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保留了以“巫音”为主、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值得传承和保护的内容。

  同时,巫山县有关方面也努力将“巫音”打造成巫山旅游传统文化的新名片,进而使“巫音”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认同‘巫音’文化,这是人们寄托美好夙愿的一种方式。”“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刘伯枝说,这与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陈嗣红:把传统手工坚持下去

  重庆市巫山县的陈嗣红是巫山梨膏县级非遗传承人。

  陈嗣红告诉中新社记者,巫山自古因盛产梨而得名“梨乡”,巫山梨膏因其止咳润肺等显著食疗作用,自民国时期逐渐名声远扬。

  陈嗣红父亲是巫山梨膏的受益者。“小时候,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咳嗽得厉害。”陈嗣红说,当年在供销社工作的哥哥,用半个月的工资买了梨膏回家。在梨膏的滋润下,父亲的咽喉轻松很多。

  后来,作为巫山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的陈嗣红负责收集整理巫山传统美食,梨膏成为其重点收集整理对象之一。

  陈嗣红查阅县志、历代名人有关巫山梨诗句、在典籍中寻找巫山梨膏的蛛丝马迹、在民间寻找梨膏制作技艺人物……对梨膏了解渐深的陈嗣红随即拜师,开始学习梨膏熬制技艺。

  “要坚持做传统手工,把梨膏食疗作用传承下去。”陈嗣红说。她认为,传承需要创新。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和食疗需求,陈嗣红广泛调研,不断调整梨膏熬制秘方,让梨膏通过长江水路走出巫山,惠及各地人群。

  罗留英:从小老板到文化人

  湖北省秭归县的罗留英是薅草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薅草锣鼓又称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

  迄今为止,罗留英收徒20余人,年龄从20岁到64岁不等。多年来,罗留英和徒弟们在景区演出,让薅草锣鼓受到中外游客的普遍欢迎。

  虽然不赚钱,但罗留英说很开心。“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责任,我要把薅草锣鼓传承推广下去,这才是我的心愿。”罗留英说。(作者 马秀秀)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朱立伦再轰赖清德“独裁”:对外跪拜 对内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离谱!台当局竟将“汉人”改称“其余人口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今日12时起执行新规 长江干线上中下游将 2025重庆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来了!几月几 10年10次!厦大师生上榜“全国十大考古新 512护士节文案简短祝福 护士节快乐祝福语 美国洛杉矶发生两车相撞造成1死3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