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湖北仙桃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恪守匠心,传承文化

来源:新华网 2018-06-11 18:23 http://www.mnw.cn/

  新华社武汉6月10日电(记者罗鑫)一排排麦秆剖开后整齐划一地贴在纸板上,依据图案形状剪成图形,再用烙铁在图形上“烤”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明暗对比。

  芒种时节,当农民们忙着收割的时候,在湖北仙桃三伏潭镇,麦秆画非遗项目传承人邓友谱和邓小军父子正忙碌地创作麦秆画。

  麦秆画的制作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等题材。

  “我在麦秆上作画已有50多年,而我的先辈从事麦秆画已有几百年。麦秆画的创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创作者的耐心、毅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7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友谱说。

  “与普通画画不一样,我们主要以烙铁代替画笔进行艺术创作。烙铁难以掌握,精细的图案需要反复练习,手腕力度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太轻或太重都得推倒重来。”邓友谱说。

  麦秆画融合了剪纸、木刻、板画、烙画等诸多艺术技巧。从事麦秆画之前,邓友谱十余年拜师学习书法、国画、篆刻,为麦秆画创作打下基础,也为日后的创新提供了“养料”。

  一幅普通麦秆画从麦子收割回来,历经晒干、浸泡、熏蒸、剥开、刮平、粘贴等前期准备工作,再到绘画、裱装,需要十天至半个月,恢弘巨制所需时间更多。

  “这幅清明上河图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耗时三年多。”邓友谱说,“前人麦秆画平面居多、色彩单一,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今的麦秆画形象立体、色彩渐变。”

  依据中国四大名著,邓友谱创作过《水浒一百零八将》《大闹天宫》《红楼梦》等作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创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说。

  邓小军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麦秆画,到他“接班”的时候,发现麦秆画只在当地有名气。邓小军意识到,“麦秆画的接续传承要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需要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它。”

  “展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邓小军说,近年来,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展会已有几十场。“通过图文展览、技艺展示等形式,使到场的观众真切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去年,邓友谱父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国家和地方对非遗传承人有补贴,对我们这样的文化企业又有一些税务减免。非遗传承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邓友谱说。

  如今,邓友谱父子的麦秆画已行销海内外,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也越来越多,但他们并不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坚持做好每一幅作品、保证品质,比做更多作品、赚更多钱更重要。”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下一轮92号95号
  • 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今日启动 调查
  • 检察机关依法对杨子兴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叫赵甲第之锋芒》开播 传奇大学生白 泉州国寿寿险协办“睦邻善治 星城暖新” 诏安官陂:河道整治见成效水清岸绿焕新颜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团到漳浦县考察 “无人机+”硬核护航 漳浦交警这波操作安 平和大溪下村村驻村书记化身“木薯种植军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下一轮92号95 以下哪种传统技艺与“宫毯”有关?蚂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