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闽西汉剧:客家人的“家乡戏”

来源:东南网 2018-02-27 18:43 http://www.mnw.cn/

  闽西汉剧因唱腔悦耳动听,韵味无穷,被客家人亲切地称为“家乡戏”,而它的声音也早已经被牢牢刻在客家人的文化中。

  闽西汉剧《二度梅》彩排现场

  日前,福建日报全媒体推出“文脉颂中华”系列专题报道,获得网友的普遍好评。目前,“文脉颂中华”系列专题报道推出第三期原创视频《汉调楚腔曲婉转 剧承百年韵流芳》。

  闽西汉剧,是流行于福建西部的地方戏曲,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六大剧种之一。据传,清雍正、乾隆年间徽班南下,传到福建闽西和广东,为了与当地的戏曲区分开来,故称“汉剧”。

  闽西汉剧因唱腔悦耳动听,韵味无穷,被客家人亲切地称为“家乡戏”,而它的声音也早已经被牢牢刻在客家人的文化中。

婉转甜美 曾一票难求

  闽西汉剧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部分昆腔、高腔、吹腔、南词北调,并吸收了大量在闽西、闽南广泛流行的民间小调和佛教、道教曲调。

  “相比于高亢激昂的京剧,南方人更喜欢婉转的汉剧,感觉很甜很美。”闽西汉剧传习中心青衣演员沈亚婷说。今年28岁的她,学习汉剧已经有15年,而引领她一路坚守的,就是闽西“汉剧皇后”——邓玉璇。

  今年81岁的邓玉璇老师唱了63年汉剧。回忆起闽西汉剧的辉煌,她记忆犹新:“我们这个剧团辉煌的时候,有观众为了买票打架,还有人拿凳子砖头排队抢第二天的票,这在当时很平常。”

  随着信息和科技快速发展,在多元化娱乐形式冲击下,汉剧和其他传统老手艺一样,面临着传承人才断档、演出团队不稳定、观众群体老龄化等困境。

  “现在不要说卖票,就是请人家进来听,还要发纪念品才行。到这种程度,你说我担忧不担忧?”邓玉璇说。

入选非遗 被保护更需被传承

  2006年,闽西汉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断档了近20年的闽西汉剧再次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纷繁复杂的脸谱身段,久远的动人故事,唤醒的不只是对一方舞台的记忆,还有对这门传统艺术的传承责任。

  一直以来艺人师带徒、团带班、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显然已不够。为传承闽西汉剧,中央、省文化厅搭建“国家艺术基金”“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福建文艺发展基金”“福建省地方戏曲扶持专项资金”等资金申报平台,鼓励地方剧团申报项目,扶持文艺项目建设。

  自2013年起,省文化厅、省财政厅以政府购买演出的形式,鼓励、扶持地方非遗剧团开展“文化惠民·周周有戏”公益演出,每年至少完成102场演出。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还组织相关人员编撰出版《闽西汉剧丛书》,推广宣传闽西汉剧。

  在政府和传承者们的推动下,闽西汉剧薪火相传。“从2013年到现在,每年进到社区、校园、军营演出,基本在150~200场之间。”闽西汉剧传习中心主任刘佳柳说。(见习记者 江茗茗 文/图)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央政法委印发通知要求学习宣传丁宇翔同志
  • 7月1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油价
  • 全国铁路暑期运输7月1日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9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隔墙工厂”有新意?惠安这么做→ 海峡花卉产业园内技术人员察看蝴蝶兰长势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全国约七成宅基地发证 一本产权证带来农 福建艺术类本科校考批、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传承优良传统 汲取奋进力量 三明市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专题班在沪开班 一见·站在历史的坐标前,我们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