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走进古乐之乡 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随州样本”

来源:光明网 2017-12-04 10:08 http://www.mnw.cn/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不下马将军》《公路孝女》《蔡明风辞店》……9月24日,在湖北随州花鼓艺术剧院,一场花鼓戏汇报演出精彩上演。随州花鼓戏早期也叫地花鼓、花鼓子、花鼓戏,是湖北随州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与“炎帝神农”、“古乐编钟”并称随州文化“三宝”。

  随州花鼓戏内容以爱情戏为主,表演手段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演唱声腔分为蛮调、奤调、梁山调、彩调四大类;伴奏乐器以大筒为主,配锣鼓、云板、唢呐、笙等。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走进古乐之乡 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随州样本”

  随州花鼓戏(李政葳/摄)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随州花鼓戏演红随州大地,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剧种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随着时间变迁,花鼓戏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并且这种情况愈发严重。“50岁的导演,60岁的演员,70岁的编剧。”随州花鼓戏非遗传承人何相安无奈地说。

  为挽救濒临失传困境的随州花鼓戏,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对随州花鼓戏进行田野调查,开展抢救、保护、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编印出版了《随州花鼓戏唱腔集》《随州花鼓戏剧目集》等,对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陆续聚集成册;在对花鼓戏资料的整理、归档方面,当地逐渐建立起了电子档案库;组织花鼓戏传承人在随州花鼓戏重点流行的曾都区、随县等中小学开设随州花鼓戏兴趣班。

  “10年,10部戏。”随州花鼓戏非遗传承人陈小宝说。近年来,他们不断进行文学创作,每年复排一个传统剧目推广演出,每两年创作一个纪实随州花鼓戏。2013年至2017年,新编排、展演了《陈大姐闯关》《公路孝女》《不下马将军》等10台花鼓戏。“让更多人了解随州花鼓戏,让随州花鼓戏以活态形式传承并传播。”随州花鼓艺术学院院长何敬国说。

  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从今年9月开始,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开班。通过艺术班培养随州戏曲后备人才,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文艺剧种、储备花鼓艺术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今年,首届花鼓艺术中职班共招录学生35名,都是经过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层层筛选的优秀学员。“我们这些传承人都要进行授课,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推荐适合的角色。”何相安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走进古乐之乡 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随州样本”

  漆艺(李政葳/摄)

  为了活态传承随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何相安、陈小宝等人有同样决心的,还有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随州市首席技师”祝成超。漆器,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着7000年的历史,中国漆器也被国际上誉为“珍贵的黑宝石”、“东方珍品”、“迷人的中国少女的眼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七代传人祝成超进城,先后从事工艺美术雕刻、文物复仿制工作。在充分考证曾国漆器纹饰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祖传技艺精髓,研发、突破了选材、雕刻、髹漆等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并在2006年注册成立了曾楚文物复仿制研究所,主要复仿制曾侯乙墓漆器,使祖传技艺走向复兴。

  “每一件小小的器具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祝成超介绍,制作过程中先用泥土、石膏等制作胚胎,以传统手工艺麻布为原料,以生漆为粘剂,用抹布和生漆在胚胎上逐层裱褙,连上数次麻布和生漆,使之达到一定厚度,待阴干后敲碎内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打磨、漆研磨、髹漆、推光等数道工序,并施以各种彩绘纹样,才能成为一个光亮绚丽的漆器艺术品。

  “一件漆器工序常常要达到五六十道,有的甚至达到百道之多。通常一件作品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且工艺人员既要有历史考古知识,又要是能工巧匠,既要有娴熟的笔墨功夫,又要有美术绘画素养。”祝成超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走进古乐之乡 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随州样本”

  编钟制作校音技艺(李政葳/摄)

  如今,祝成超所在研究所也办起了培训班。“行业不断发展,需要扩大这门工艺的影响力,正需要这方面人才。培训出来后可以直接到研究所工作。”祝成超说,“国家对非遗项目大力扶植,我们更应该尽力做好传承,回报社会。”

  目前,祝成超所在研究所已上线了网店,且注重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营销,产品远销我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经常需要组织批量生产。

  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湖北随州又被称之为“编钟古乐之乡”。随着擂鼓墩、叶家山出土的西周早期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编钟制作校音技艺”也荣登了湖北省第五批非遗名录。在古乐之乡里,编钟制作校音技术与漆器、花鼓戏交相辉映,一个活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随州样本”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朱立伦再轰赖清德“独裁”:对外跪拜 对内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离谱!台当局竟将“汉人”改称“其余人口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今日12时起执行新规 长江干线上中下游将 2025重庆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来了!几月几 10年10次!厦大师生上榜“全国十大考古新 512护士节文案简短祝福 护士节快乐祝福语 美国洛杉矶发生两车相撞造成1死32伤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