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文脉颂中华】非遗传承的莆田密码:接续、承载与创新

来源:央视网 2017-11-30 20:55 http://www.mnw.cn/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甲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莆田,是木雕、莆仙戏、仙作和错金银等诸多传统技艺,但也更是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的一场演出,带动10万人就业和近60亿元年产值的一门手艺,以及一个不忘初心的六代传承。

  具体而言,莆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43个;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生产遗产行保护研究基地2个,并设立了福建省唯一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这座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非遗传承密码?

郑春晖创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郑春晖创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密码一:接续传统

  在莆田,诸多非遗项目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以最为著名的莆田木雕为例,其发端为寺庙古建雕饰和佛教、妈祖造像,早在北宋时期就开始盛行,现存于莆田市博物馆的两尊宋代妈祖神像就出于仙游艺人之手,雕刻手法洗练,风格古朴。千年以来,莆田木雕工艺自成流派,其“修光”技艺堪称一绝:修面栩栩如生,磨光亦可鉴人。

  莆仙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同样起源于唐宋年间,并大盛于明清,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而又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之美誉。老舍先生曾以“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诗句盛赞莆仙戏。 

  而错金银工艺的历史则更有悠久,早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就出现了这一技艺的装饰图案,并在春秋中晚期开始兴盛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清末社会动荡,错金银工艺从皇宫流出,一度消声匿迹,失传了近半个世纪。如今错金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王的先祖张阿罕在香港有幸传此技艺,并使这个在清道光之后就极为罕见、几近绝迹的错金银工艺得以保留及传承。 

  莆田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也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相当发达,到了明代,“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已经具备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整体艺术风格。到了清代则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密码二:承载精神

林建军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雕作品

  林建军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雕作品

  郑春辉是中国木雕艺术大师,2013年,他所创作的世界上最长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惊艳亮相,并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件作品里蕴含着郑春晖作为一个艺术大师的一个创作心愿。

  作品正面雕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图,背面则雕刻着乾隆年间清宫画院版的《清明上河图》,这两件作品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二者合并雕刻在同一块千年樟木上,郑春晖希望借这个作品寄意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在两岸间永续传承,也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

  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军说,莆田木雕承载着莆仙大地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见证着莆仙文化的历史变迁。它是莆田人生活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变现形式,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愿望、心理、信仰和生活理念。

  而莆仙戏在音乐上更是保留了大量早期南戏音乐的原始形态,是唐大曲、唐宋词曲、里巷歌谣等各种音乐融合演变而成。因此,其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承载着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黄福华,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仙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他和自己的两位弟弟共同创建了自己的品牌,黄氏三兄弟是黄氏木雕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如今第六代传人也已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百年世家,六代传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福华说,做古典家具,就是做艺术品,做文化品,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上千年的传统技艺,是最宝贵的财富。

密码三:创新融入

9月22日晚,观看莆仙戏演出的莆田市民。

  9月22日晚,观看莆仙戏演出的莆田市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其接续民族传统,承载精神层面的内容,而且需要在融入当代生活、融入社会发展上进行创新。而这一点,在上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莆仙戏的创新和对当下的融入表现最为直观。9月22日晚,在莆田市区的一处戏园里,观看莆仙戏的群众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

  莆田市文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地方政府从莆仙戏抢救保护和理论研究、优秀作品创作生产、院团发展、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提升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水平。目前莆田全市共有120多个莆仙戏民营剧团,演职人员3500多人,年演出量在乡村巡演6万多场次,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年产值超3亿元。近几年,优秀剧目还多次出访海外,所到之处无不大受欢迎。

  “莆田工”工艺自成一格,以精到的“斧头功”打坯、定型,工具与刀法相辅相成,堪称一绝。目前,莆田木雕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产值近60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各国台港澳地区及国内各地,现有3万多名雕刻艺人。

  林建军同样意识到木雕工艺创新的重要性。在致力于精微木雕的同时,他在作品内容方面还积极尝试文房雅器、挂饰、把玩件、等多种体裁,试图为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全面的选择。他自己的工作室甚至采用O2O经营模式,还利用最新的VR技术把产品搬上屏幕。据介绍,目前,莆田木雕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产值近60亿元,拥有3万多名雕刻艺人。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湖南通报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
  • 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吗?官方
  •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稳定运行有基础、有保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厦门新一批技术创新基金企业及项目“白名 产品畅销海内外!安溪这家企业有点牛!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海陆并进 项目建 6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 2025年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金融支持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政策发布 平潭:护好“真宝贝” “两山”转化路更 平潭对小微企业实施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