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晨报报道了跨越海峡的爱心接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位25岁的女患者接受了第一例台湾同胞的骨髓,并且手术成功。昨天,爱心桥梁再次横跨海峡两岸。台湾两例爱心人士的骨髓分别输送给了在厦门治病的两位患者,其中一位年仅3岁。
5分钟内完成骨髓交接。(记者 唐光峰 摄)
[昨日10:00/中山医院]
3岁的小琦等待骨髓|“妈妈,您不要担心”
3岁的小琦来自龙岩,她也是在厦门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去年8月份,小琦不幸被检查出患上了地中海贫血,从那以后,她每隔20天就要输一次血,病魔让年幼的小琦变得很瘦弱。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中山医院看望小琦,出乎意料的是,小琦弱小的身躯迸发出了乐观和坚强。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进行骨髓移植,她没有一丝紧张,反而劝妈妈不要担心。“妈妈,您不要担心,我好了你就可以带我去买海苔吃了。”
对于骨髓移植的到来,小琦的妈妈有开心也有担忧,“我隔三岔五就会问医生骨髓什么时候能到。现在,一心期待的东西终于要实现了,既害怕又高兴。”在得知骨髓来自台湾后,小琦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后能带我去对岸走走吗?我想见见那位救我的恩人。”
除了小琦外,安徽的何先生也是此次接受来自台湾的骨髓的幸运者之一。此前,何老先生来厦门看孩子时发病,经过数个月的等待,他终于配对成功。对于手术的风险,何先生坦然视之:“医生也告诉我年纪大了有风险,但我还是准备拼一次。”
[昨日21:20/高崎机场]
骨髓抵厦并顺利交接|“上天都为我们开小灶”
昨日21:00,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待层门口来了一群特殊的“白衣人”,他们的目光齐齐望向一个方向,寻找着乘坐厦航MF882航班的特殊乘客,其中一位就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骨髓库项目主管蔡元斌,他亲自到台湾把爱心骨髓带到厦门。
20分钟后,一个人影进入医生们的视线,“等待许久了!”其中一位医生,话语中流露出了激动。只见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和蔡元斌进行了骨髓交接。短暂的对话后,医务人员就快速把装着骨髓的小箱子放进医院的车里,交接过程历时不到5分钟。
蔡元斌对记者说:“骨髓移植供体配型(异基因配型)成功率约为五万分之一,能够配型成功是一种缘分。”而他乘坐的飞机提早20分钟到达厦门,“天气状况很好,飞机飞很快,连上天都为我们开小灶。”更让人感动的是,台湾两位捐献骨髓的患者,为了确保中山医院两位患者骨髓足够使用,专门进行了二次捐献。
截至发稿前,捐赠者的骨髓已经输进两名患者体内,医生表示,输入时间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石青青)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