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5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厦门)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从昨日开始,在厦门连续三天,深入厦门岛内外六区进行集中采访。
近年来,空气质量一直是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岛内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尤其是思明区的空气优良率一直保持全市第一。空气质量,成为首日采访的关键词。
现象 今年岛内空气质量不赖
来自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014年思明区空气质量较2013年有所好转,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市各区首位。
在厦门岛内,国控点洪文测点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2%,全年中、轻度污染天数由23天降为16天;鼓浪屿测点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05%,全年轻度污染天数由33天降为18天。
今年厦门岛内空气质量继续好转。环保部门称,今年1至4月,岛内思明区空气优良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
空气是流通的,岛内的思明区空气质量好转,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厦门岛的空气质量都在好转。
背后 各种“神器”治理空气污染
应该说,这两年厦门的建设工地不少,地铁等众多重点工程同时开工,同时厦门汽车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却显示厦门空气质量在好转,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在地铁1号线莲花路口站的工地现场,工地上空没有粉尘弥漫。这得归功于工地上设置了一套“消尘神器”。这套神器由移动式喷雾机和微灌雾喷系统组成。工地施工有粉尘时,开启神器就可以把粉尘给控制下来。在厦门不少工地都设置了这样的“消尘神器”。
除了对粉尘进行监控,环保部门还对餐饮店的油烟开展了专项整治,并对规模以上餐饮项目油烟净化设施实时在线监控,确保油烟达标排放。以思明区为例,去年以来,已经在29家餐饮店安装了这一油烟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这还不够,厦门还启动了淘汰燃煤锅炉和重油锅炉,积极引导现有燃油锅炉实施油改气,有效地减少了空气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