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盘点微信上新老骗术 套取真实信息微信变“危信”

来源:厦门日报 2015-01-16 11:2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核心提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也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因为它的便捷,也给了骗子各种可能。从最早的集“赞”换奖品,到现在的假公众号骗取个人信息,他们不停地研发新骗术、移植老骗术,混得风生水起。

  微信这条路,到处都是坑,您得小心走好。躲过坑,就是“微信”;躲不过,就是“危信”。

  目的是套取人们的真实个人信息

  二维码里藏木马,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该手段通过窃取用户短信验证码,盗取微信账号

  骗子利用用户粗心、有爱心、信任心等,实施诈骗

  【研发新骗术】

  微信上的诈骗,总是走在时代尖端,市场上流行什么,诈骗手段就出什么。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样子,也形成了一个演变升级的趋势。骗子的手越伸越长,从盗取个人信息到骗你转出银行卡上的小钱,甚至已经直接把手伸进你的银行卡里……

  [点赞诈骗]

  集“赞”换券 被强迫消费

  去年,有网友向本报反映,一个打着“深圳康辉旅行社”旗号的公众号,通过朋友圈发布“集‘赞’赢浪漫海南五天四夜游”的消息,涉嫌欺骗消费者。记者致电深圳康辉旅行社客服热线,工作人员一听此事就表示,这是骗人的,他们并没有通过微信发布此类消息,发布该消息的微信号也是假冒的,他们已经报案。

  记者查询发现,此事已被国内多家媒体曝光,有消费者使用集“赞”换来旅游消费券后,整个行程都是被导游带去购物,强迫消费了1万多元。

  目的是为套取真实信息

  这是微信上较早出现的骗局之一,经过媒体与警方的多次报道和曝光,目前基本销声匿迹。

  该骗局目的是套取人们的真实个人信息。骗局本身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该信息或网站就会自动消失。

  警方提醒:一旦遇到需填写个人资料的信息,请三思而后行,以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骗取。

  [二维码诈骗]

  扫扫二维码 18万被转走

  去年9月,市民张女士在扫二维码时遭遇了陷阱。在淘宝交易过程中,卖家发来一个二维码,称必须扫描二维码才能显示商品信息。张女士也没多想,便用手机扫了一下,并点了一下链接,可网页一直没有显示出来。

  当她再登录支付宝账户时,发现密码已被修改。随后,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全数被对方转走。

  植入盗号木马转走资金

  不法分子先将二维码植入病毒程序,再以返利或降价为饵,发送二维码给顾客。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对方密码,将对方账户的资金转走。

  警方提醒: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切莫贪小便宜。

  [伪装诈骗]

  伪装送电源 窃取短信验证码

  近日,一则《小米电源免费送》的消息在厦门市民微信朋友圈中刷屏,也有不少市民发送该图片给微信好友。据了解,要获得该移动电源的前提,是要把该广告图片群发给每个微信好友,然后截图发给公众微信号xiaomi548。

  不过,接到网友举报后,记者搜索却发现,该公众号已被注销。而腾讯手机管家官方微博也表示:这是一次并不高明的诈骗,小米电源免费送是假的。诈骗分子只是想要窃取你的短信验证码,从而盗取微信账号,使你的微信钱包和捆绑银行卡等受到威胁。

  伪装官方微信盗取账号

  不法分子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交通违章查询”、“人民曰报”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并使用与真正的公信号同样的头像,让人误以为是官方账号,进行诈骗。

  该手段通过窃取用户的短信验证码,盗取微信账号,使用用户绑定好的银行卡和微信钱包等。甚至将冒充用户向通讯录中的好友发起“攻击”,骗取更多钱财。

  警方提醒:市民转发类似信息时要注意甄别,一方面看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另一方面要看发送方是否经过身份认证。

  【移植老骗术】

  事实上,在微信不仅有新骗术的研发,也有不少老骗术正在被移植。如微信代购诈骗、假货诈骗、假身份“克隆”诈骗等等,多数都是由之前在淘宝网、拍拍网上“走红”的骗术移植过来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有由头和诈骗地点被更改。

  【案例】

  汇钱给供应商 却没拿到货源

  网友“小情人大幸福”是一名微商,与“供应商”谈合作推广时,“供应商”要求她需要提前囤货,方可在微信平台上推广商品。价格与货量都谈妥后,网友“小情人大幸福”立即给“供应商”汇款,但对方不但没有提供货源,还将她拖至黑名单。

  无独有偶,市民苏小姐接到了一个微信头像和名字都与闺蜜相同的微信号,发微信借钱。因为是最要好的闺蜜,她也没多想便给对方账号汇了500元过去,后来就没下文了。“之后我问了我闺蜜才知道,那个号码是假的,她并没有找我借钱,也没有收到我汇出去的钱。”

  【提醒】

  老骗术有新载体 有问题要多核实

  民警告诉记者,类似网络代购谈妥价格后收到钱就“跑路”、微信用户被“克隆”并向好友“借钱”、传播“走失”、“领养”信息等等,均为往年在社区论坛、网购网站上常见的骗术,骗子仅仅是利用了用户粗心、有爱心、信任心等,实施诈骗。

  为此,警方提醒用户们平时要提防这些微信骗子,有事多找朋友核实,甚至见面。此外,在涉及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时,一定要慎重。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跨区域协作 打击私屠滥宰
  • 首次走出国门 南靖兰花从厦门飞往韩国
  • 地铁官任站有了新身份 厦门“青年友好”主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城南“嗦啰嗹”,雨中送祝福(视频)
    泉州城南“嗦啰嗹”,雨中送祝福(视频)
    医解百科︱痛风能不能喝酒?(视频)
    医解百科︱痛风能不能喝酒?(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2025年福建省“民法典进农村”主场活动在 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家庭安全无小事 广东划龙舟从幼儿园开始培养 网友:奶凶 @所有党员 端午将至,这节“纪法课”很重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军事 中国航天史上最长任务开启 谁来接力“天 丰泽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开展“六一”儿童 今起中东部大范围降雨来袭 端午假期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