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魔术” 4.2斤芒果称出13.1斤
导报记者发现,寄出去的芒果大小都差不多,但各摊贩称出的重量差异很大,最轻的4个芒果是5.8斤,而最重的4个芒果13.1斤,差距竟有一倍多。
重量5.8斤的4个芒果,是在曾厝垵北二路的流动摊贩选取的,是导报记者选择的第一个样本。这里靠近厦大学生公寓,本地学生居多。商贩是一个中年男子,把导报记者当成本地学生,表示自己不会缺斤短两。
随后的三个样本,也都是4个芒果,重量分别是7.7斤、6.2斤、9.2斤。经过对比,商家的秤明显不准。
接下去,曾厝垵国办路一家珍珠制品门口的芒果摊缺斤少两更明显:4个芒果称出13.1斤!当时导报记者质疑秤不准,摊主(一个年轻男子)就拿着一瓶500毫升的瓶装水称了一下,电子秤显示重量为500克;他再称了一下导报记者选取的4个芒果,还是显示13.1斤。
到底是电子秤被动了手脚还是其他问题,导报记者现场没有发现,摊主表演的这场“魔术”看似没有明显破绽。不过,再高超的“魔术”也改变不了实际重量,根据接收者的反馈,这4个芒果的总重量只有4.2斤,“缩水”幅度约68%。
看承诺 “诚信摊位”非常不诚信
曾厝垵内靠近国办路路口的一个摊位,经营者是一男一女。
导报记者咨询时,两人都称绝对足秤。然而,购买的10.4斤芒果3天后被送达山东时,接收者称出的重量只有4.8斤。
另外,该摊位附近的22号摊位标出“诚信摊位”,摊主是一个年轻男子。他把4个芒果称出9.2斤重,还信誓旦旦说一定足秤,不会缺斤短两。然而,2天后,这些芒果被送到省内一个目的地时,重量缩水为3.6斤。
曾氏宗祠旁的一个摊贩号称“曾厝垵足秤的就我一家”。然而,6.5斤的芒果送达湖北时缩水为5.4斤,即使考虑到水分蒸发等因素,还是有轻微缺斤短两。
经历
厦大学生买芒果寄到老家全烂了
小青和小梅(化名)分别是厦大研一和大四的学生,两人协助导报记者参与了此次调查。
小青介绍,自己就住在厦大学生宿舍,也经常向附近摊贩买芒果。“以前每斤价格是8元,现在涨到10元了。有摊主说过,他们卖给游客会便宜一点,但确实缺斤短两,实际上算起来,卖给我们的芒果反而便宜。”
小梅介绍,大概一年前,她的舍友在曾厝垵芙蓉隧道口附近的一个路边芒果摊邮寄芒果,结果寄到老家时,芒果全烂了。
手记
芒果摊贩失信伤害“文创村”
曾厝垵这些年逐渐发展为一个旅游文创村,各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芒果摊位坑人的现象屡禁不止,有时还导致争执争吵,着实让受害游客对曾厝垵乃至厦门的印象大打折扣。
资料显示,相关单位曾对部分摊贩进行管理,但是一些摊贩依旧我行我素,没有诚信经营,以“低价”吸引游客,最终却是欺骗游客。
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而这么多不诚信的摊位在坑人,曾厝垵的居民和相关部门辛苦经营的文艺和美丽,在游客眼中还能剩下几分?
失信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这些芒果摊坑游客的钱看似不多,但坑的人多了,曾厝垵的形象和日后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