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投资人:
望警方尽快弄清资金流向
在P2P投资者圈里面,像闽昌贷这样的问题平台被称为“地雷”,而投资的平台问题爆发,则被称为“踩雷”。
闽昌贷出事后,“踩雷”的投资人自发组织维权群,还积极筹备维权基金,其中最大的一个群聚集了近800人。郭敏落网的消息昨天已经在闽昌贷受害人群体中流传,让投资人振奋不少。一些受害人已经开始预订机票、酒店,准备前往厦门。
北京的赵先生在闽昌贷总共有700多万元的待收资金,在闽昌贷出现第一次提现困难之后,还曾经给他汇了80万元,想帮助郭敏渡过难关。
“有什么情况就说什么情况,有问题一起想办法去解决,没想到他就这样一走了之。”赵先生在电话里对海都记者说。对于能否追回投资款,赵先生认为并不乐观,“如果是有真实借出的,那就一起努力把钱追回来,如果被用去赌博或者挥霍,那估计就比较悬了。所以现在就等警方尽快把资金流向弄清楚,看钱到底往哪儿去了。”
“踩雷”后,投资者对P2P的感受也有不少分歧。一位网名“飞兔”的投资者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不投P2P了,最近买基金收益也不错。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则依然“痴心不改”,表示将继续投资P2P,但是会选择利率水平相对比较低的。“高利率风险太高,不能做。”一位来自浙江的投资者对记者说。
闽昌贷案告破,还让不少其他投资者看到希望。得知郭敏落网后,此前福州跑路平台得利盈的一位投资者对海都记者表示,“看到了希望”。
“跑路了能抓回来,至少告诉那些动机不良的平台老板,别以为搞互联网就可以一跑了事,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一位投资者对海都记者如是说。
业内:呼吁尽快出台监管措施
郭敏落网,欢呼的除了投资者外,还有P2P同行。厦门一家P2P平台的合伙人告诉记者,闽昌贷老板跑路以后,网站的流量骤降一半以上,最近一个多月才慢慢恢复。“P2P平台是个新行业,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这位合伙人说。
厦门本地一家知名P2P平台私房钱的联合创始人江淼说,闽昌贷这样的问题平台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信誉,P2P是个新兴行业,目前还是鱼龙混杂,存在不少像闽昌贷这样的问题平台。不过他相信,随着市场发展、监管措施的完善,行业将越来越规范。
以“公务员贷款”著名的厦门本地知名P2P平台金谷网盈的办公地点就和闽昌贷同一栋办公楼。提起郭敏落网,金谷网盈的负责人杨涛感到十分振奋,“这对市场的净化很有帮助”。
“随着行业的发展,还会有一些像闽昌贷这样的平台出事,市场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杨涛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完善针对P2P行业的监管措施,让行业良性发展。(海都见习记者 陈晓东 通讯员 厦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