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届厦门(同安)桂圆文化节,图为产品展示(资料图)
闽南网8月29日讯 十里飘香品桂圆,他乡客人叙情缘。在即将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同安)桂圆文化节上,来自海峡东岸龙眼之乡的客人将莅临活动现场,展示民俗味十足的台湾桂圆文化。
此次,两岸桂圆产业的项目合作也逐步迈开步伐,两岸将在活动期间签署桂圆产业战略协议,共同打造桂圆全产业链。
文化对接:海峡东岸有个龙眼文化季
你可能不知道吧?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中寮乡,与同安一样有着类似的文化活动,他们那每年举办一次龙眼文化季。
中寮乡位于台湾省南投县西部,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环境,那儿的龙眼质优量多,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有龙眼故乡的美誉。
中寮乡龙眼文化季已连办十二届,不仅活动内容多样丰富,民俗传统味也十分浓厚,其中最具特色的要属古法烘焙龙眼干。烘焙的灶土得用龙眼木慢火不间断熏焙3天3夜,有别于一般的机器烘制,烘干后的龙眼散溢着特殊的香气,且风味清甜。
为进一步维系并加强两岸桂圆文化纽带,交流和探讨桂圆种植技术以及产业发展,今年厦门桂圆文化节的主办方特地邀请台湾中寮乡相关代表参与本届活动。在文化节的配套活动——“天下桂圆聚同安”主题展中,民众将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寮乡传统的桂圆文化,当然,来自泰国、越南等地的异国龙眼文化也会让你大饱眼福。
项目对接:两岸将签署战略协议
在本届桂圆文化节期间,海峡两岸的代表将签署战略协议:由大陆桂圆产业的领头企业厦门嘉祺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观光产业发展协会牵头合作,共同发展桂圆全产业链,包括鲜果、干货、深加工、观光农业旅游等多层次的互联。
实际上,之所以要力促两岸深化产业对接,主要是由于两岸在桂圆产业上均具备各自不同的优势,这些优势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
厦门嘉祺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四海介绍,台湾桂圆产业精而专,以桂圆面包为例,这只是一个小品类的产品,台湾却做得很精致,民众为品尝桂圆面包,甚至要排长队。
而大陆最大的优势在于广阔且潜力十足的市场,再者就是桂圆品种。大陆地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可以找到众多的优良桂圆品种。以同安地区为例,作为厦门市首个地理标志的“凤梨穗”龙眼品种,香气特殊,果大味甜,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在台湾专家看来,大陆企业在桂圆的深加工上也走在前面。大陆的桂圆产业起点高、势头猛,尤其是以嘉祺生物食品为龙头的一批企业已开始逐步完善整条桂圆产业链,努力挖掘桂圆潜在价值,并向市场投放了众多有特色、创新性的桂圆产品,真真切切地提高了桂圆的附加值。
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两岸亦可互利互动,共建共享,实现共赢。
除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此次文化节还将举办海峡两岸桂圆产业论坛。届时,两岸的专家学者将就桂圆文化和桂圆产业的出路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做强做大两岸桂圆产业出谋划策。
□相关链接
四大主题篇章邀您体验桂圆文化
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同安)桂圆文化节将在8月31日至9月3日举行。届时,四大主题篇章将带您体验不一样的桂圆文化。
产业篇:文化节将以桂圆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开展相关论坛活动,邀请两岸及国内知名桂圆专家进行发言。
旅游篇:结合同安7大旅游景点,推出创新的“同安生态旅游护照”。生态旅游护照咨询热线:0592-3125009;4006-39-4006。
美食篇:本届文化节将举办同安名小吃暨桂圆养生美食品鉴会,同安10多种名小吃现场制作,并结合桂圆养生秘方制作养生美食,提供现场嘉宾品尝鉴赏。
文化篇:包括有桂圆养生秘方征集大赛、“天下桂圆聚同安”主题展。
该文化节由厦门绿帝食品有限公司主办,厦门嘉祺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嘉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裨益丰(北京)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厦门莲花罗汉山文化园承办,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观光产业发展协会、上海金牌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同安各景区协办。活动主题为“龙凤呈祥通两岸天下桂圆聚同安”。(本网记者 魏暾 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