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市西藏昌都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高原石榴红·闽昌心桥连——昌都非遗入鹭岛”交流活动走进厦门,在惠和石文化园前广场,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演出。
昌都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王忠表示,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推进闽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文化互访、基层互动,让两地群众从“相识”到“相融”,共同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此次共有50名人员来厦交流,均来自昌都,“他们跨越山水,只为将昌都锅庄舞与芒康弦子等非遗带给厦门市民,让厦门群众也能感受来自藏族非遗的魅力。”王忠说。
交流活动现场,来自洛隆县艺术团的舞者们首先带来开场锅庄舞《叶桑热拉》,他们身着藏族民族服饰,随着音乐在广场起舞;来自昌都卡若区日通乡的斯朗伦珠深情演绎《仓央嘉措情歌》……弦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传统歌舞音乐的代表形式之一,集歌、舞、乐为一体,来自芒康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卓玛次仁带来的《弦子》演奏,吸引观众驻足欣赏。随后,交流团还分别带来锅庄舞《萨喜波》、女声独唱《远行》及舞蹈《好时代》。活动最后,藏族同胞共舞《贡颂德姆》和《扎西尼玛》,不少观众情不自禁跟着起舞。
据悉,交流团将在福建开展为期半月的交流活动,此前已走进福州。在厦期间,交流团将走进厦门特色文化点位,感受闽南文化魅力。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