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秋果正香。同安、翔安的水果基地迎来丰收盛景,凤梨穗龙眼、香水柠檬、葡萄等抢“鲜”上市。果农穿梭在果树间娴熟地采摘,忙得不亦乐乎。果香弥漫的果园,还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体验采摘乐趣。昨日,记者穿梭于同安、翔安的田间果园,沉浸式体验这份丰收的甘甜与喜悦。
龙眼
硕果累累 游客循香来
“眼下正是‘凤梨穗’丰收期,现场采摘体验每公斤只要14元,欢迎各地游客前来!”翔安上宅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眼下正值“凤梨穗”龙眼的黄金采摘期——1500亩(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的龙眼种植园里,能产出10万公斤左右。
上周日下午,上宅村迎来一场大型采摘活动,市民游客带走约500公斤鲜果;平日里也有一拨拨散客踏进龙眼林,感受物美价廉的“野趣”。工作人员提到,今年遇上龙眼“大年”,各地龙眼都迎来丰收,上宅村的龙眼预计将同比增产30%以上——受丰产影响,龙眼的市价会有所降低。
这样的丰收盛景同样出现在位于同安的绿帝有机桂圆基地。只见沉甸甸的凤梨穗龙眼压弯了枝条,果穗比其他龙眼品种长10厘米至30厘米。“产量比去年多了一倍多,甜度在23度左右,果肉又厚又甜。”基地管理员杨宗柏说,800亩基地预计产量达25万至30万公斤。这种高产量、高颜值、高糖度的凤梨穗龙眼,是兼具鲜食与加工的优良品种,焙干后果皮不易凹陷,可制成高品质桂圆。
同安今年龙眼预计总产量达4.5万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为集中上市期。在全区近3万亩龙眼种植面积中,“凤梨穗”占比超95%。
凭借抗逆性强、果实脆嫩清甜且自带凤梨香气的优势,凤梨穗龙眼成为同安一张响当当的“甜蜜名片”。2012年,“同安凤梨穗”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同安龙眼种植主体达733户,覆盖8个镇街50多个村居,汀溪镇、莲花镇、新民街道等成为核心产区。
丰收季的龙眼园除了采摘工人,还有不少游客循着果香而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新鲜龙眼。
“我们正在准备举办龙眼采摘节,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林强润表示。如今,同安已从单一的龙眼销售模式,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
柠檬
饱满多汁 果香溢满园
在莲花镇莲花村,另一幅丰收景象同样动人,香水柠檬挂满枝头,果香四溢。
这片基地的起源,是台湾种植户于2005年带来的香水柠檬种苗。经过20年培育,莲花村许多农户加入柠檬种植队伍,形成田园与山地结合的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达150余亩,可四季结果,夏季产量最高。
“我们的香水柠檬无籽、多汁、皮薄,维生素C含量是传统黄柠檬的20多倍,果香浓、酸度适中,市场认可度很高。”作为莲花村香水柠檬种植大户,莲花柠檬基地负责人叶明鑫说,他的果园面积约25亩,年产量可达1.5万公斤,除了直接供给厦门本地餐饮店和商超,还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
与许多人印象中管理有序的果园不同,叶明鑫的果园杂草遍布,而这正是香水柠檬饱满多汁的秘诀——柠檬树下厚实的杂草,减缓了土壤水分蒸发,也减少了阳光反射灼烧果实的影响。这种原生态的种植方法,不仅省去了人工除草成本,还避免了除草剂造成污染。
“这是种植十多年的经验,坚持绿色无公害种植,施用农家肥,杜绝农药。”叶明鑫表示,大学毕业后,他就返乡创业,买下5棵香水柠檬种苗,如今已有千余棵柠檬树。除了鲜果销售,基地中还有老冰糖柠檬膏、柠檬片、柠檬香囊等深加工产品。他说,其中老冰糖柠檬膏是招牌产品,几乎每天都有省内外顾客通过微信、电话订购。此外,基地近年已开启观光采摘模式,成为厦门中小学研学、市民休闲采摘的热门目的地。
火龙果
一果多吃 解锁新体验
在翔安香山街道大宅社区,1400亩火龙果基地同样热闹非凡。
一个个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蔓条,与翠绿的枝叶相互映衬,果农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采摘技巧。“本月下旬开始,这批火龙果相继成熟,上周末已经迎来了不少游客,这周末预计也会有大量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据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海云介绍,采摘基地共有80多个民宿房间,前来采摘的市民游客还能住下来深度“玩味”:除了现场采摘、剥皮尝鲜,还可以品尝火龙果主题宴,购买火龙果制成的零食饮料,或DIY红心火龙果棒棒糖、馒头、汤圆等,游玩体验丰富。
葡萄
挂满藤架 受市民热捧
在翔安内厝镇官路村野大叔家庭农场,一串串已经成熟的巨峰葡萄从藤架上垂下,在阳光下如同晶莹的紫色宝石。
农场相关负责人林先生说,巨峰葡萄汁水多、果肉清甜,一成熟就受到市民欢迎,“今年采收的1.5万公斤巨峰葡萄,只剩下三分之一了。期待更多市民前来光顾,现采价每公斤40元、带走价每公斤20元。”林先生表示,除了自采、批发等方式,基地的葡萄还通过定制礼盒、社区团购等渠道,走进更多市民家中。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林健华 通讯员 杨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