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根据省文物局统一部署,对我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三普”)中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年底前要完成复查80%的工作任务。据悉,我市各区、鼓浪屿管委会已成立13支普查队,队员138人。
昨日上午,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暨工作推进会召开,来自省“四普”工作小组的部分专家、成员,市“四普”办相关负责人,市、区文旅局及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相关负责人参会。推进会上,省“四普”信息数据小组组长张金德对普查标准、数据信息规范填写等工作环节作了详细讲解。随后,各区文旅局、鼓浪屿管委会就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进行座谈交流,省“四普”工作小组专家、成员现场答疑。
推进会前一天,与会人员还前往郡马府、凤山石塔、蔡献臣墓、东庄山遗址、澹园石刻、烈士陵园等同安区文物普查试点各类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省“四普”办专家现场示范信息采集、数据填报等操作流程,助力普查队员提升业务能力,保障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集美区文化体育事业服务发展中心文化遗产科科长林舜杰说,“四普”工作涉及不少专业性的测量测绘,同时,信息录入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这次培训收获特别大,能让我们更加明确如何开展普查,如何更精准地填报信息。”
据市“四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四普”工作正处于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实地开展文物调查,根据省文物局统一部署,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对“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复查80%的工作任务。此外,近期市“四普”办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征集,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征集线索104条。该负责人说,此次培训帮助普查员在业务细节和业务能力上获得提升,这将为我市“四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链接
我市文物知多少
从同安建县算起,厦门经历了1700多年的发展历史,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截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厦门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36处。此外,我市还首创实施了涉台文物古迹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34个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44个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113个点)
●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71个点)
●涉台文物:88处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