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小黄帽”,为一个诺言,风雨兼程。
15年前,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播下文明的种子。那街头的一抹黄,成为许多厦门人的温暖记忆:在斑马线前、巴士站下,他们维持交通秩序,为平安护航;校园里、场站内,他们宣传文明交通,与爱“童”行;在重大赛事、重要交通保障时,他们排除万难,点亮回家的灯。
15年来,种子生根发芽,绽放美好。在一次次实践中,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市民更感温暖。
保障赛事 敬业精湛获得各方肯定
上周末,“小黄帽”很忙。从进入前埔小学传授文明交通知识,到厦门首届公交乘客节提供现场服务,再到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赛协助疏运乘客,“小黄帽”的身影随处可见。
“志愿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2路公交司机林晓蕾是众多“小黄帽”之一。上周日凌晨5点前,她与部分志愿者到达第一码头枢纽站,保障岛内端乘客运送。仅2023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赛,“小黄帽”就协助输运乘客16388人次。
随着今年凤凰体育馆、白鹭体育场的投用,CBA全明星赛、2023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奥运会女足预选赛等陆续举办,许多重大赛事中频频出现“小黄帽”的身影。
翔安公交团委书记邱振兴说,“小黄帽”凭借以往赛事保障的丰富经验,高效应对球迷集结和疏散高峰,两万多人的瞬时客流,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一天下来,每名志愿者声音都嘶哑了。”邱振兴说,“小黄帽”敬业的态度、精湛的能力得到了各方肯定。
“这是我们与乘客的‘约定’,要把每位乘客都安全送回家。”林晓蕾说。
日常服务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我买了高铁票,怎么坐车?”“怎么去厦大?”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新厦门北站保障的“小黄帽”不知回答过多少次。
随着今年福厦高铁开通,新厦门北站启用,“小黄帽”以北站为据点,在换乘中心、北进站口、南出站口,公交车、BRT、出租车上客区等位置,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引导和咨询。
“每位‘小黄帽’都能做到对进站口、出站口、公共交通换乘点、洗手间等位置了如指掌。”鹭城巴士集团团支部书记陈毅丹介绍道,“‘小黄帽’除后勤职员外,不乏一线驾驶员,像129路的叶拥军师傅,只要有空闲,他都会参与志愿活动。还有很多师傅听说北站需要志愿者,都带孩子来参加。大家齐心协力,每次收获乘客的感谢,心里由衷感到快乐。”
随着新厦门北站运营步入正轨,“小黄帽”把志愿据点改在了新北站公交场站,每周五及周末,他们自发为乘客提供出行咨询及输运服务。集美公交团支部书记陈晓燕说:“‘小黄帽’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这是我们与市民的‘约定’,需要时就挺身而出,没有任务时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寓教于乐
小手拉大手 倡文明交通
当前,一场场文明进校园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这是“小黄帽”与孩子们的约定。
从2017年“小黄帽”启动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以来,至今已走进厦门及八闽地区百余所小学、幼儿园。
现如今,“小黄帽”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文明交通课程,2019年还启用厦门“小黄帽”新时代文明交通实践基地;随着第一码头公交场站爱心驿站升级,文明交通课堂升级为“小黄帽”平安课堂。去年,厦门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启用,把交通文明和交通安全的教育做细、做实。
“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交通安全。”快速公交团支部书记王静颖说,比如通过“探索神奇的盒子”“安全头盔接力赛”“认识大货车内轮差”等场景,让同学们了解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乘车安全的重要性等知识。
不仅如此,今年“小黄帽”还将目光转向了自闭症儿童。“公交驾驶员经常会遇到一些自闭症儿童,很多驾驶员对这些群体不了解。”厦门公交集团团委书记黄佳介绍,“小黄帽”作为沟通桥梁,组织了两场自闭症儿童的交通安全课堂,教他们如何看站牌、如何安全乘坐公交、如何刷卡等。通过座谈,让更多驾驶员了解这类群体,知道该如何和他们相处,有爱便“无碍”。
(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通讯员 黄佳 江安娜)
延伸阅读
今年涌现200余名志愿骨干
对于“小黄帽”而言,2023年是特殊的一年。从2008年厦门公交集团成立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形成“小黄帽”品牌以来,他们已经走过了15年。
这15年来,“小黄帽”不断壮大。2013年,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成立;2015年,“小黄帽”义务交警队成立,涌现出一个个志愿骨干;2016年,“小黄帽”再次充实壮大,由厦门交通运输系统的12家单位共同参与,成立了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者联盟。
他们也收获了多个国家级奖项:2018年被授予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被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授予“2019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2020年被中国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城市公交行业分会授予“时代先锋文化品牌”。
今年以来,厦门公交集团“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涌现出200余名志愿骨干,共开展活动54次,参与人数4804人次,服务总时长9049分钟。
厦门公交集团团委书记黄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小黄帽”精神已融入企业文化,实实在在与公交企业发展、公交服务提升、城市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在她看来,“小黄帽”与公交服务理念一脉相承,是厦门公交特有的公益品牌,已形成具有公交特质的城市文明景观。(晨报记者 雷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