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的保障房小区高林居住区一里上线了全市首个社区垃圾分类公益馆,厨余垃圾不仅可就地处理,居民还能通过“丢垃圾”获得积分和奖品,目前已有200多人参加。
在公益馆里,居民扫码建立环保账户,投递纸类、织物、塑料等可回收物后,连接智能物联系统的电脑自动感应后称重,1公斤回收物将获得0.7元环保积分和0.1元公益基金,积分可用于兑换公益刮刮乐和家居用品等,公益基金则将作为社区的慈善公益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居民和小区治理。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居民自觉履行垃圾分类和正确投放,增加参与垃圾分类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此外,公益馆还引入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居民可以认领绿桶,收集家中的厨余垃圾,再送到公益馆的处理点,24小时内就能把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家中果蔬和盆栽的种植,变废为宝。在公益馆旁边,还有一面绿植认领墙,居民可以把新鲜出炉的有机肥料倒入墙上的盆栽内,这种绿色可循环的环保创意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利用这套设备,社区还与周边学校联动,教学生制作天然有机肥,邀请学生认领绿植。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公益馆受到了居民的认可,上线短短5天已有200多人参与垃圾回收,1200多公斤可回收物得到再利用。
“不仅就近处理可回收物,还能攒积分兑换礼品!”“快递纸箱可以兑换刮刮乐,太有意思了!”……在公益馆门口,居民纷纷点赞这一创新举措。
据了解,金安社区作为厦门市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居住人口达2万人。2017年5月,厦门市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该社区成为最早一批试点,多年来持续探索“N+垃圾分类”工作方法,创新“邹奶奶环保站”、“衣路同行”文明督导志愿服务队等举措,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箱房全覆盖。(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通讯员 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