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港水路运输指挥中心:“奋楫者”护航东方强港劈波斩浪

来源:厦门日报 2021-12-06 09:41 http://www.mnw.cn/

  特区四十年,是奋进改革开放大潮的四十年。港口,是乘潮而行的一艘巨轮,其上,有奋楫者的身影,引领这艘巨轮劈波斩浪。在改革开放春风中,1991年,厦门水路运输行业发展迎来关键时间点,当年11月,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厦门港水路运输指挥中心的前身)挂牌成立,这个动作,说明厦门市对港口航运业的高度重视。

  特区四十年发展史,厦门港水路运输指挥中心(简称“水运中心”)助力厦门港腾飞三十载。

  “水运中心见证了厦门航运业的起步、发展、壮大,是亲历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厦门港水路运输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洪东号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水运中心将围绕“奋楫者”党建品牌,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力量。

行业规模

亮彩数据折射城市蓬勃活力

  从默默无闻的支线小港,发展到年吞吐量超千万标箱、世界排名第十四位的东方强港,厦门港的水路运输行业规模,在特区建设四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1年,我市航运业整体呈现“小、散、弱”,航运企业不多,集装箱业务刚刚起步,主要以港澳线运输和沿海短途运输为主。浏览当时的老照片,经营厦门至香港客运航线的“集美”号和“鼓浪屿”号,是亮点之一。

  之后的每一个10年,厦门港水路运输行业都有高光点。比如,伴随进出口加工业的崛起,1995年前后,厦门市提出“以港立市”,集装箱运输为代表的国际航运快速发展;2000年后,一批水路运输法规的相继颁行,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旋律,带动2004年、2005年全港运力规模连续翻番。

  2010年,厦门水运行业迎来精彩10年,厦漳港口一体化整合实现“双核驱动”,船舶运力规模、水运周转量等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全港集装箱吞吐量顺利突破1000万标箱。至2021年10月底,全港共有各类水路运输(及辅助)企业超过1250家,总运力突破415万载重吨、12.46万标箱、2万客位。全市船舶运力首破4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04%,水运周转量完成1826.53亿吨公里,比增11.12%,实现稳增长、促发展的既定目标。

  “预计2021年厦门市水运周转量能够实现10%增长,达2571.40亿吨公里。以此为基础,2022年力争水运周转量保持8%增长,达2777.12亿吨公里。”相关负责人说。

海上旅游

客运运输形式多展现海上花园魅力

  国际邮轮、城际班轮、市内轮渡、海上观光游览、岛际客运和休闲游艇……厦门港的这片海域上,客运运输形式之多,从一个侧面展现这座海上花园的活力与魅力。

  厦门港是全国最早的港口之一。进入新世纪,厦门邮轮母港被列为全国四大试点示范港之一,近10年间,共有超过百万人次邮轮乘客开启度假行。在水运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如今,我市已建成亚洲一流的候船楼和码头泊位,可服务世界最大22万吨级邮轮;母港已与行业头部央企、民企达成合作,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与旅游相关的市内轮渡、海上观光游览、休闲游艇等客流量,每年达到数千万人次。2014年,厦门轮渡航线首次实行市民交通航线和旅游客运航线分离,开辟游客专用码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2017年,厦门水路客运率先实行实名制,乘客刷脸出行……

  “海上旅游客运的口碑,直观反映厦门千亿文旅产业的发展质量。今年以来,水运中心坚持从优化服务着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海上看金门”、海上夜游企业已实现联营,通过统一管理,实现统一排班、统一售票、统一服务;“厦门海上旅游客运平台”搭建先进客运票务体系,各企业原有的营销渠道统一到平台上,票务公开透明,登船手续缩短至10分钟,1分钟内直刷身份证登船,实现了“一部手机畅游厦门海”;实现数据流引导乘客流和运力流,高峰期排长队的现象不再,更符合疫情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

对台运输

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对台航运是厦门港的优势之一。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第一站”,水运中心已将厦门港打造成为两岸海运模式最丰富、最成熟的港口。

  1997年4月,“盛达”轮从厦门首航高雄,拉开了对台航运序幕。本世纪初,厦金间客货运输相继启动,密切了两岸之间人员与货物往来,最高年客流量已达182万人次,是两岸人员往来的“黄金通道”、客流量“首席”。

  其间,水运中心始终以便利两岸交流为出发点,持续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比如,厦金航线客船持续更新升级,平均船龄仅7年,客位1564个;票务“I海台”系统便捷出行流程,深受两岸业者肯定并得到广泛推广;运营历经和平码头、邮轮中心和五通码头1期、2期、3期共五轮升级,拥有全国最大、能力最强的客运站……

  2008年,两岸实现全面“三通”(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水运中心用足“五缘”优势,积极改善运输环节,持续厦门港两岸交流的主通道地位。

  2009年9月6日,首条大陆直航台湾本岛客货滚装航线正式开通,“中远之星”轮运载生鲜、货物、人员往来厦门、高雄、台中等城市,行程“夕发朝至”,目前仍在稳定运作。今年,在水运中心的推动下,运营该航线的邮轮中心通过市、省级口岸开放验收,拥有更多的资质,助力两岸“三通”行稳致远。

【点击】

“奋楫者”新征程中做新标杆

  “引领航运、助力发展、保障民生”,这是水运中心党建品牌“奋楫者”的核心内涵。

  “通过回顾特区四十年、水运三十年发展史,我们体会到,相关成绩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历经改革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勇毅拼搏奋斗出来的。”洪东号说,因此,“奋楫者”,旨在传递水运中心坚持党建领航,全体党员干部在推进厦门港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争做新标杆,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创先争优、勇往直前。

  党建强则业务强。通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厦门港长期保持安全运营“零事故”、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更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

  党建强则机制活。全国首创水运、海事、船检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和三方联合办证制度,全省率先实现辖区信用管理全覆盖,全国首制《水路运输安全生产指南》,全国率先实现水路客运实名制全覆盖……

  坚持党建引领,以文明创建为总抓手,水运中心将“温暖回家路”主题实践活动作为行业文明创建的新载体,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明服务品牌。

  目前,厦门港航领域已有港口管理局、水运中心、轮渡公司等多个省部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五通码头和“新五缘”轮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荣誉称号。(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黄桂美)

原标题:厦门港水路运输指挥中心:“奋楫者”护航东方强港劈波斩浪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同安区:抢进度抓落实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 推动涉台纠纷就近化解 思明首个街道级台胞
  • 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在厦高校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首批 钠离子电池在厦海运出口 关晓彤是林黛玉的最初人选 因个子太高才 “来厦门住酒店”首站直播 让各地游客体 胡兵晒与瞿颖合体走秀 曹颖回应:默契保 问需于企 服务于企 漳州高新区领导走访调 漳州高新区举办全区公文处理暨保密工作培 厦门市创新国有资产盘活方式 市直管公房 云霄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