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园、福建馆三角梅成网红打卡点
福建省在北京世园会中华园艺展示区建设了一个占地2650平方米的“八闽园”,并在中国馆布置了一个占地120平方米的室内展馆。“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一片三角梅在阳光下闪耀出彩,将游人引向“八闽园”。“八闽园”以福州地区特色木牌坊、马鞍墙、亭台水榭、人物雕塑为主景,园内的三角梅成为网红打卡点。“八闽园”入口,大簇三角梅;入园,俯仰可见三角梅,水边、桥下、树旁,皆有三角梅。“你看,这花真奇特。”几位河北游客,围着一株2米多高的三角梅拍照,紫色、橙色、白色的三角梅同在一个枝头绽放。
福建馆内同样可看三角梅。福建馆以“清新福建绿色生活”为主题,外立面以省树榕树为创作元素,点缀福州市花茉莉花,展馆内则集中展示三角梅、闽派盆景、兰花、杜鹃花、蝴蝶兰、富贵籽、仙人掌与多肉多浆植物等特色花卉。
据世园局统计,进入福建园参观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园的客流量。
植物馆内景
植物馆数字艺术演绎“胎生”红树林
你知道,当一株红树林的幼苗,落入滩涂,是如何生长的吗?
红树林是厦门市民常见的景观,在筼筜湖、南湖公园及江头公园等地均有分布。而北京世园会的万科植物馆,用沉浸式数字艺术互动装置,展示红树林的故事。
该设计由国际知名科技艺术机构teamLab打造,以光影为艺术手段,展现红树林水底根系世界,让人仿佛行走在盘根交错的红树林之间,周围鱼群涌动,随着人的行走四下散开,制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围绕“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万科植物馆建造了独一无二的主题温室,分为5大展区——逆境求生区、植物大战区、万里长征区、亿年足迹区、变身大法区,共种植超过1000种20000多株珍稀植物。
沉浸式数字艺术互动装置,展示红树林的故事。
万科植物馆造了国内最大的室内人工红树林,作为“逆境生长区”的典范,厦门常见的红海榄、秋茄和木榄等红树林品种,都可以在馆内近距离观赏,了解红树林神奇的“胎生”本领。
除了各种珍稀植物外,馆内还可以看到厦门熟悉的植物,如厦门市树凤凰木,街头常见的木棉树、榕树,环岛路海边的三角椰子、霸王棕、董棕等。
一游客在八闽馆自拍。
“厦门造”“诗意鼓浪屿印象珊瑚礁”下月登场
从7月26日起至9月10日,北京世园会内将可见“厦门造”的园艺景观。
世园会福建馆第三阶段的布展,由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负责建设,主题为“诗意鼓浪屿印象珊瑚礁”。
设计上,将把“海上花园”鼓浪屿和“海底花园”珊瑚礁进行融合,两个花园、一个世界:柱状仙人掌向上生长,似向天空,似在海中;珊瑚礁石旁,一簇簇多肉植物如海底珊瑚;灯光相配,点缀鱼、蟹、贝壳和海螺等物,如在水中。
届时,现场还有戈壁荒漠的绿植造景,市花三角梅风姿绰约。
目前,筹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记者吕寒伟、林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