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高甲戏生角年近50改行成乡村大厨 三口大锅闯乡间

来源:海峡导报 2015-12-28 09:1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洪永勉既不是厨师班出身,做这一行,也才第六年。

  农历十一月十六,新历12月26日,周六中午,翔安前浯村苏家千金出嫁,摆喜宴32桌,晚上新店一户人家摆满月宴,30余桌。

  早在一个月前,苏家就跟洪永勉预订了这一场酒席,这是苏家今年第三次“热闹”,前两次两个孙子的满月酒,也是请洪永勉掌勺,老苏说:“我爱吃他做的菜,我请的客人也都说他煮得好。”

  周五晚睡觉前,洪永勉再一次翻开笔记本核对第二天的食材:5斤发泡好的燕窝,5斤半土海参干,60余只龙虾,70斤冬蟹,60余只鳗鱼,40只鲈鳗,35条珍珠龙胆……一一和供货商确认后,才安心睡下,这是他的习惯。

忙碌从清晨开始

  次日早上6点,天才蒙蒙亮,洪永勉厨师队的十几号人已在他家集合,前往老苏家后院临时搭的棚下,开工。

  不用洪永勉发令,队员麻利地将三口直径一米的大锅,大小号高压锅、高压铁桶一字摆开,摞好大蒸笼数个,架好5米长的切菜案板。锅铲像铲沙用的,勺子口有一顶帽子那么大,刷锅用的是竹扫帚,这都是特别订做的,一下锅就是大几十斤的食材,没它们,根本翻不动。

  灶火一开轰隆隆,院子里立马热闹了起来,蔬菜和肉类的供货商送来最新鲜的食材,菜叶上落着露水,羊肉还有温度,洪永勉点头签单,笃笃笃的切菜声随之响起,老苏家喜庆的一天,由这临时厨房拉开序幕。

  喜宴分中午和晚上两场,中午14桌,晚上18桌,每桌共16道菜,以海鲜为主。在海鲜到来之前,光是备菜就得花一番大功夫,葱姜丝切得不能比面线粗,胡萝卜得雕成花,一人份的菜要均分入罐,芋头块在油锅里翻滚,麻油爆姜的香味能把熟睡的人唤醒,一瓶丹凤高粱洒在滋滋冒油的羊肉锅里,火枪一点,一团烈火将羊肉的皮烧得有了麦芽色的金边,喜宴开桌前一小时,再入高压锅焖熟。

  10点半左右,海鲜也陆续进场,每一只鲜活的鱼虾蟹都是按洪永勉要求筛选出的精品,什么时间送哪种海鲜是有讲究的,掐好时间宰杀,才能保持它们的最高鲜度。

  队员们各司其职,嘴上在谈笑,但手中的活儿却做得一丝不苟,干劲十足,洪永勉则流动在各个岗位上,参与每一道程序。不过,在调味这件事上,客户指定要洪永勉来做。

调味和时间玩得恰到好处

  闽南人饮食喜清淡、鲜美,洪永勉调出的汤头,能去肉类的油腻,能吊出海鲜的清甜。哪些食材碰撞能将美味激发,不同分量的调味料冲撞在一起能产生怎样的味道,他只要闭上眼睛,舌尖便能感受到,这份来自味觉的敏感,让洪永勉将调味玩得恰到好处。

  到12点半,一切已准备就绪,厅里高朋满座,洪永勉在等待老苏的一串鞭炮,鞭炮声一响,即是上菜时。

  尝味道,严把关

  他的招牌菜鳗鱼蒸芋头,爽口软糯;海鲜煮地瓜粉条,一上桌就能被分刮见底;八宝饭甜而不腻,越是这些经典的闽南喜宴菜,越考验厨师的功底,食客们尝一口便知高下。

  闽南村里的喜宴和酒店不同,不是菜摆满桌,而是吃完一道,紧接着上下一道,这要求总厨能灵活准确地把握时间。蒸笼在冒热气,油锅里烟气升腾,传菜员脚步紧凑进进出出,大厅里觥筹交错,然而洪永勉却一副淡定自若,他的心里有个计时器:龙虾8分钟,开边鱼13分钟,猪蹄20分钟,羊肉半小时,燕窝一小时,每一道菜都是新鲜出炉,美味直达食客口中,甜头甜尾,清淡浓香轮番交替。直到上完最后一道菜,洪永勉一看时间,正好一小时十分,一分不差。

  上半辈子唱戏下半辈子做饭

  能这么熟练地做菜,还能调众人口味,想必是有几十年的厨房经验。然而,洪永勉既不是厨师班出身,做这一行,也才第六年。

  洪永勉也是前浯村村民,他的转型,曾让众人大吃一惊。2010年,他突然出现在村里喜宴的厨房里,认识他的人笑了:“勉啊,你不去唱戏,在厨房干什么?”在过去20多年里,大家都视他为文艺青年,印象中,他在戏台上化着大浓妆,穿着繁冗笨重的戏服,唱得铿锵有力,怎么突然就和柴米油盐打起交道了?唱戏的人,会做饭吗?结果,菜一入口,大家服了。

  离开戏台,洪永勉是百般不舍的。自从17岁起,他就进了戏剧学校,后来主唱高甲戏里的生角,戏班子驻地于晋江,他在剧团里认识了妻子,生有一儿一女。在1980年代,别人干苦工一天的工钱不过是10元左右,他唱一场就有近百元的酬劳,还被邀请到文莱、台湾、新加坡等地演出,也算是风光一时,最鼎盛时期,一年得唱280多场。

  但是自2005年以后,剧团的活越来越少,做厨师的好友看他有空闲,常拉他一起做帮手,像是天生做厨师的料,洪永勉很快就掌握了做主厨的要领。不过,那时候,他仍没有想过要改行,他以为自己会唱一辈子的戏。

  只不过,靠嗓子吃饭,不知道意外哪天会来临。2009年年底,洪永勉的嗓子不舒服,恰好几场戏又排在一起,连续唱了几天,加上戏后的应酬,他的嗓子坏了,再也唱不了了。他失落万分,不舍得离开戏团,厨师好友劝他:“你可以出师了,改行吧!回老家去,试一试,不比唱戏差。”

  子承父业 儿子工资翻番

  在奔五的年纪,突然要另起炉灶,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洪永勉夫妇俩找到在机关食堂工作的亲戚们,组了一支不到十人的队伍,并承诺给他们高于机关发的工资。“我的首战是为戏团老板家人办满月宴,有20多桌,我真的很紧张。”洪永勉回忆,那天,他像新兵上战场,想不到的是,他就此一战成名。

  在村里,他的手艺全靠食客口耳相传,同样的是,做坏一场,差评也会不胫而走,所以,洪永勉接每一单,都得做到万事周全,有时候,为了创新一道菜,他会想得一整夜睡不着。

  单子越来越多,见客户、排菜、采购,太多事需要他做,最多每月做36场,大单达一次性140多桌。洪永勉每天忙得不得休息,三餐常常不能按时吃。2013年,在台企做总经理助理的儿子晓池见父亲如此劳累,也辞职加入了厨师队。“他在企业每月工资到手5000多元,他回来支持我,我给他一万元的工资。”洪永勉让晓池从切菜工做起,两父子常常交流做菜的心得,各有自己的风格,现在,晓池也成了主厨,能够独立接单了。

  老苏家的喜宴结束,洪永勉翻开笔记本,核对晚上满月宴的菜单,他把这场的主厨权交给晓池。交代清楚后,他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客户家里去排菜。笔记本上,接下来还连续有六场宴会,最近又是旺季,得一直忙到农历十二月十五才能松缓一些。(记者 余健平/文 梁张磊/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16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 鹭江创新实验室暨海
  • 中远海运南美西三线首航厦门港
  • 厦门住房保障创新实践获住建部推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