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房产 > 正文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全民放贷”利率攀升引危害

  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提供周转资金,对其维持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业内人士指出,一小部分民间融资流入实体经济后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而是助推了通胀预期,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当前的现实是,民间借贷利率正不断攀高。

  

  继“全民炒股”、“全民炒房”等新名词后,“全民放贷”最近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民间融资这股涌动的暗流已经难以继续“隐姓埋名”。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提供周转资金,对其维持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呼吁,应当警惕民间融资潜藏的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一小部分民间融资流入实体经济后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而是助推了通胀预期,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最终侵蚀着实体经济。另外,当前的现实是,民间借贷利率正不断攀高,如果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势必引起资金逃离实体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也将受到威胁。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而同期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17万亿元,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继续降低,同时银行体系外资金融资占比则攀升至目前的46%,如果算上民间借贷资金,银行外资金已接近甚至超过全社会融资总量的“半壁江山”。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资金出现了从银行体系内流向银行体系外、从正规融资市场流向民间借贷市场的迹象,民间融资暗流涌动。
  
  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贷款规模被控制的背景下,过去一段时间,资金的供需缺口明显加大,无论是银行间市场还是民间借贷市场,资金价格变得比两年前要贵得多。因而,导致资金从银行涌出,进入到货币市场和投资品市场等利润更高的领域。而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被限购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资金通过担保公司、理财产品、信托和民间集资等途径,进入到民间拆借市场。
  
  这些资金呈现范围广(从沿海到内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甚至家庭)、利息高(有的年利息超过100%)、参与者众,有的借款人将资金转手借给下家,出现资金拆借“二传手”。
  
  事实上,防止资金外溢、避免经济泡沫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中国经济无论怎样转型都要以“实业立国”为根本。未来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让电信、金融、能源、铁路等高利润行业真正向民间资本开放,消除民营投资的“弹簧门”和“玻璃门”,为民间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资金流到应该去的地方。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