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瑞东(退休老厂长)编辑/kora
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传说。一位退休老厂长听力不好了,但他很想说一说,当时还叫涂山的那条街。
涂山,涂山,原来,这两个字应该用闽南语来念。
新门街和涂门街的交汇处,旧时叫做涂山街。涂,是海岸滩涂;山,是内地高山。山和海在此地汇合,是古城泉州名副其实的山海贸易市场。
有人取其谐音,叫“雨伞街”,那是在十字路中点,有座与中山北路钟楼相对应的警察岗亭,造型如展开的大雨伞。
在涂山街贸易经商的有本地人、海边人、内山人,还有外埠人。本地人做本地生意是常情;泉州背山靠海,进城卖鱼卖虾的公式蜅人、崇武人也不足为奇。
然而永春、德化的内山人,温州、福清的外埠人,在当时交通不便的年代来一趟泉州,是比较艰难的。他们为何而来?这与涂山街有瓜葛、因缘。
新门街有两家商行:门牌2号姓贺,商号“瑞兴”;从14号至18号三个店面姓李,商号“淡合益”。他们两家既是亲戚,又是同行。他们经营的是山货淡水商品,俗话叫“乌鳗、水鸡(青蛙)鳖”,“淡合益”生意最大,他兼设“鸭仔房”(即人工孵化鸭苗工场)。
这些商品的产地都在高山和内河。永春、德化、安溪、莆田、仙游、涵江,温州、福清、龙海、渔溪等地的人翻山越岭、日夜兼程,划着竹排舢板来到浮桥码头,把山货挑到涂山街,把杉木、木炭和毛竹运到水门巷、竹街集市。而外埠人是驾船到南门新桥码头上岸,也来到涂山街。“淡合益”和“瑞兴”接待远方来客,把货物分配给七城门头的小商贩经营。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