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真刀真枪拒绝替身
对于战争场景,观众们可谓见多识广,到底有几毛钱特效,几乎能一眼看穿。为了还原更真实的抗战烽火,做到不尴尬,不雷人,剧组在服装道具和场景布置上可以说下了大工夫。更可贵的是几位演员,特别是三位主演,他们打戏多,“冲锋陷阵”的机会也多,众人皆知战争戏很辛苦,很难演,特别是碰到这种“真刀真枪”的搏斗场面,多数时候都是选择专业替身来拍。可是这一次,在《誓盟》剧组,演员们均是亲自上阵,拒绝替身。
不论是枪林弹雨中的冲锋向前,还是举枪拔刀与敌人殊死搏斗,演员们从来不惧挑战,不怕辛苦甚至不在意会不会受伤,只希望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为观众呈现出最真实的抗战场面,尽可能还原历史,让观众们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更好的体验。片场天气时好时坏,又大多是外景拍摄,演员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也遭了不少罪。可他们没有任何抱怨,再难的戏,再恶劣的天气和环境,都硬生生的挺了过来。他们都表示,和当年那些为国厮杀甚至牺牲的英雄们比起来,他们的付出不值一提。
如此专业的剧组,如此敬业的演员,从准备到拍摄,他们始终初心不变——用不同的视角,还原最真实的抗战,讲述最真实的故事,以期将抗战英雄们的民族精神和优良品质发扬、传承。
草根组烽火英雄最接地气
与那些以大人物和烈士英雄为主角的战争剧不同,《誓盟》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开整个故事。何东明是一个商人家的二少爷,沈家梁是国军的一个小小连长,汪兆蓝更是个被大多数人所排斥的山寨土匪头,他们无论哪一个,都注定不会青史留名。可是,在那个战火纷飞,外敌猖狂的年代,像这样的小人物却是抗日群体中的大多数。而剧中演绎的那些拼死的挣扎,与命运的抗争,对兄弟的帮助,对爱人的痴情正是那些普通人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经历。
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三兄弟选择了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他们的选择,就是硝烟弥漫之中那些小人物的一次次选择,有人为利益,有人为情谊,有人为正义。可归根到底,不管选择哪条路,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对胜利的渴望,还有抗击敌人的执着信念从未改变,这一点,那个时代的所有中国人都是相同相通的。这也是本剧最为接地气的元素——让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看到另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看到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体会到当年抗击外敌的艰辛,和抗战胜利的伟大!
大人物会青史留名,而小人物也会真真切切地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一部《誓盟》,讲述的是草根英雄的故事,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却有着赤城与执着。历史不会记住这些默默无闻的名字,就如同没人会记住曾经抗战烽火中的三个兄弟,可历史是公平的,有些精神和品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