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旅游 > 民俗文化 > 正文

用是最好的传承,用是最大的发展——代表热议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来源:新华网 2019-03-12 17:05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李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对来自贵州的三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来说,既深受鼓舞,又坚定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

  “对于非遗文化,用是最好的传承,用是最大的发展。”贵州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代表说。

  石丽平表示,为“活化”非遗文化,她们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苗绣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3800人就业,看得见的效益、用得着的非遗,让村民保护传承苗绣的积极性大增。

  6岁就跟着母亲学苗绣的苗族传统刺绣传承人韦祖英代表说,前些年,苗绣商品化程度低,年轻人在家刺绣赚不到钱,纷纷出去打工,苗绣一度处于无人绣、无人穿、平时压箱底的状况。近年来,她成立刺绣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并不断开发新的苗绣产品,200多名绣娘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非遗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

  善用马尾制作绣品的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水仙代表说,近年来,她带着马尾绣产品参加了广东、上海、杭州等地举办的非遗博览会,拓宽了马尾绣的销路;同时,公司每年培训绣娘500人次,并积极与中央民族大学、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让马尾绣走进高校课堂,让水族马尾绣薪火相传。

  “今年,我将继续创新产品,通过电商、展演等方式,推广马尾绣,让‘活化’的非遗文化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增强群众保护传承马尾绣的内生动力。”宋水仙说。

  三位代表表示,她们将讲好非遗故事,开发更多高质量的非遗产品,在融入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她们希望国家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非遗技艺课程,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非遗驿站,让中国非遗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文旅生活指南(风华录•6月篇)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民党7月5日首场反罢大型造势活动,邀黄 诏安官陂: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守 平和县大溪司法所法治护航 绘就大溪全域 “剪”证初心 “发”现真情——平和大溪 省级名单公示!漳州台商区这个产业集群上 长泰区: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云霄县:如何解答人居环境整治新考题? 县长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督导项目建设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