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旅游 > 民俗文化 > 正文

谷雨节气全国各地民俗习惯:食香椿、祭仓颉、洗澡消灾避祸

来源:千龙网 2018-04-19 18:28 http://www.mnw.cn/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在谷雨这一天,各地也有不同的民俗习惯。

  采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是新茶采收的时节。经过雨露的滋润的谷雨茶,营养丰富,香气逼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

  食香椿

  谷雨时节,北方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句老话这样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

  祭仓颉

  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真的满天落下谷粒。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

  赏牡丹

  江南地区有句俗语:“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三天后,正是牡丹怒放,观赏牡丹最佳时。因此,牡丹亦被称作“谷雨花”。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得“谷雨时节赏牡丹”,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活动了。

  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洗澡消灾避祸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人们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谷雨期间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还要举行“爬坡节”。爬坡节,苗语称“纪波”,是苗族青年男女们醉心向往翘首以待的一年一度特有的择偶恋爱的欢聚盛会。每当爬坡季节来临,青年男女们借赶集相遇机会,或由男方请求,或由女方邀请,决定某日在女方寨子某个地点举行爬坡。爬坡节这天,山坡上汇集着数千人,坡上一圈圈,一丛丛的男女青年游方唱歌、吹笙、踩鼓、他们以此为媒介寻友觅伴追求知音,洋溢着节日欢乐的气氛。东道主的女郎们,准备丰盛的鱼肉和糯米饭,带上山去,一边款待后生们,一边互相对歌。在这当中,青年男女们互相物色对象,结成今后一双双的情侣,组成一个个幸福家庭。有现在,苗族爬坡节增加了许多游艺、体育活动,如斗牛、斗雀、对歌、篮球、赛跑等。

相关阅读:

  2018谷雨是几月几日具体什么时间几点:4月20日11时12分

  谷雨是什么意思 节气中谷雨的3层含义与美好寓意祝愿

  谷雨节气的习俗风俗 谷雨三候指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养生

  谷雨吃什么传统食物东西:7种美食+节气养生进补饮食知识

原标题: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各地谷雨有哪些民俗?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