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石狮市梅林商业码头附近海域碧波荡漾,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石狮市2025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通过渔业增殖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强化石狮市海域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有效恢复和补充石狮市水生生物资源。
当日放流现场,满载鱼苗的渔政船缓缓驶向距离岸边约2海里的海域,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鱼苗装入小水桶。随着水桶倾斜,黑鲷鱼苗如黑色的精灵般跃入大海,迅速四散游动,向着深海深处游去。据悉,这已是石狮今年开展的第二场大规模增殖放流行动。此次放流共向大海投放117.3056万尾黑鲷鱼苗,其中112.682万尾来自2025年度渔业资源(黑鲷)增殖放流项目,4.6236万尾分别来自鸿山镇东埔历史避风坞抢险加固工程、石狮市深海养殖(一期)以及永宁外线(梅宁路至西岑段)道路工程B段等项目的海洋生态补偿任务。
“这种‘开发建设+生态修复’的闭环模式,既保障了重点工程推进,又实现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石狮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石狮市已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涉及日本对虾、真鲷鱼、黑鲷鱼等海洋物种,对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林富榕 颜华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