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石狮国际荣誉酒店有一场盛大的婚宴,其中有一桌一直都在使用公筷,这一桌就是石狮菲华经济促进会会长、新南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青峰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家其实十多年前就使用公筷了,并不是疫情发生后。”蔡青峰说,很多东西“习惯成自然”,使用公筷也是一样的,每次聚餐,他都会提议使用公筷,“其实疫情之后大家对公筷的使用多了起来,这是好现象”。
记者在德辉广场一家餐厅看到,两位顾客在品尝火锅时,自觉用公筷就餐
“我们现在也习惯用公筷了,尤其是外出吃火锅。”石狮菲华经济促进会理事蔡金虎在蔡青峰的影响下,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一般吃火锅,都是各人的筷子一起在锅里夹菜,虽然看起来氛围很好,但不是很卫生。
如果要追溯中国“公筷”使用第一人,可以到900多年前的宋高宗时期。历史记载,吃饭时,宋高宗会先用公筷将菜夹到自己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吃饭,而只要是夹到碗里的菜,他都会吃完,然后把其他的菜分给有功劳的大臣或是宫女吃。如今,我们使用公筷的目的主要是讲究卫生,防止病菌的传染。
“现在进入秋冬季节,还是要谨慎。”石狮菲华经济促进会理事吴松杭认为,目前要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大家不仅仅要戴好口罩,更重要的是聚餐时要使用公筷。”进入秋冬季节,人们吃火锅比较多,“政府、各社会团体、酒店纷纷倡议‘文明用餐、使用公筷’。”蔡青峰建议,全市要像倡导“文明出行”一样倡议“文明公筷”,两者有共同点,都是文明行为,都与民众身心健康和安全有关,尤其像酒店、民宿、餐饮机构,应该多张贴“使用公筷”的文明宣传语。
“其实使用公筷还有一个效果,就是避免浪费。”蔡青峰说,石狮的大宴席很多,但打包的人很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使用公筷,大家感觉打包回去给家人吃不太卫生。现在,国家倡导“光盘行动”,如果人人都使用公筷,“光盘行动”也会得到更大的社会助推力,无论是对个人、他人还是全社会,都是好事。
(记者张泽业/文郭雅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