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在泉州两片海区栽培的坛紫菜新品种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据悉,今年,全省“坛紫菜品种创新与种苗设施繁育产业化工程”项目的示范区落户在泉州。其中,泉州栽培坛紫菜新品种“申福2号”250亩,坛紫菜新品系“闽丰2号”3600亩。专家组分别对两片示范区坛紫菜进行随机取样,测得结果:栽培于高潮位的坛紫菜新品种“申福2号”藻体平均长度为25.6cm,平均每米网绳藻体鲜重为181.0g;栽培于低潮位的“闽丰2号”藻体平均长度为30.8cm,平均每米网绳藻体鲜重127.5g;生长优势明显。据专家介绍,今年泉州市由于受台风、连续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海区传统坛紫菜养殖种生长缓慢,甚至部分发生脱苗、烂苗,但示范区“申福2号”、“闽丰2号”生长正常,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传统紫菜种质已严重退化,使得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生产上迫切需要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而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紫菜品种,产地和主产区就在福建海域。因此,自2013年全省在泉州市召开坛紫菜研讨会以来,该养殖新品就受到当地养殖户的广泛关注。(记者 王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