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歌创作背景
《乡愁》是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迁徙,还有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之中度过的。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歌曲重磅发布
9月30日赴北溪之约!永春《乡愁》歌曲首发,在MV取景地听透乡愁。
中秋的北溪文苑,瀑布漱石溅起碎银,榕树冠盖如伞撑着月光,书院飞檐映着晨光——9月30日上午10点,“山河入梦·乡愁有声”《乡愁》歌曲首发仪式,就要在这片藏着“瀑、榕、院”三韵的永春秘境,把诗与景唱成团圆的歌!
为何是北溪文苑?这里早与《乡愁》结下渊源。录制歌曲MV时,歌手韩磊特意扎根于此:踩着北溪文苑的石板路寻乡韵,对着冠盖如伞的古榕树唱牵挂,让溪水潺潺、古厝映绿都成了旋律的“背景音”。如今首发仪式落在此地,让《乡愁》从镜头里“走”出来,在它留下过足迹的地方,响起最亲切的声音。
这份亲切,藏着永春人的深意。《乡愁》作者余光中是永春人,诗里的“故土眷恋”,恰是北溪文苑的日常:古榕树守着祖地的根,瀑布奔向家乡的方向,书院承着侨乡的文脉;制作人郑文红作为永春乡贤,牵头打造这首歌时便笃定,要让“乡愁回家”,就得选有灵、有根、有韵的地方——北溪的瀑有灵、古榕树有根、书院有韵,正是这份情感的最佳承载。连作曲家张宏光谱曲时,都循着这三景的气质落笔:旋律里藏着瀑布的柔、榕树的静、书院的雅,满是故乡独有的味道。
走进北溪文苑,目之所及皆是乡愁:古榕树盘着两岸牵挂的根,瀑布淌着四海思念的魂,书院藏着文脉相传的韵。9月30日的首发仪式,更让这片美景成了“听乡愁、叙团圆”的深情演绎。
拍摄花絮
诚邀您共聚永春北溪文苑:在北溪文苑故乡山水间等《乡愁》响起,在古榕树下和两岸同胞话团圆,亲耳听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旋律,把乡愁唱到心里最软的地方。2025年9月30日,我们在北溪文苑,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