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永春 > 永春新闻 > 正文

永春84岁“黄金”古宅的深情往事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25-04-23 09:54 http://www.mnw.cn/

  在泉州永春蓬壶镇仙岭村,藏着一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德兴堂”沈家大院。这座耗时4年方才建成,仅金漆就熔用了32斤黄金,被民间称为“黄金”古宅的大厝,从选材到营造技艺再到文化布局,堪称建筑界经典。

11

  沈家大院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84年间,它承载着一代纺织大王沈逢源从上海滩崛起、横跨海峡经商的传奇故事,更见证了当地三代人接力守护的深情。如今,这座古宅不仅是闽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成为维系两岸血脉亲情、承载乡愁记忆的永恒纽带。近日,海都记者探访“德兴堂”,揭秘古宅背后的深情往事。

  熔32斤黄金造房

  泉州深山藏“金厝”

  当记者走进仙岭村这座占地2000余平方米,有着5个天井、32个房间的两进落精致古厝,内心竟有了置身民国的时空穿越感。这座名为“德兴堂”的沈家大院为闽南传统的木石砖土混合结构,虽然已经过去84年,但大宅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气派、精致与典雅。

  台阶上房廊里铺就的上等青草石,早就有了岁月的包浆,屋顶檐角处用剪瓷贴砌而成的神话典故,神兽、人物栩栩如生。厅堂大石柱础上的整根木头和房顶上硕大的横梁,无声彰显着用料的讲究。精致的木浮雕成排成片地出现在厅堂里、转角处。历经岁月仍金光闪闪的金漆点亮了掩藏于古朴间的华丽。

55

  雕刻精美的斗拱

  “房子从1937年一直建到1941年才完工,单单油漆的金粉就熔用了32斤黄金。”建造这座房子究竟用了多少钱,沈家大院的第二代守护人、今年62岁的沈荣埭也说不清。但他知道,房子用料极其考究,石材选自南安的石砻,土灰来自三明大田……当时的交通十分闭塞,运石头时先用小船运,再用人工抬,“每天100多人,边用木板铺路,边抬石头”。记者估算了一下,单金漆一项,换算成如今的金价已经超过1300万元。

44

  柱顶的飞天迎宾图

  除了考究的用料和高超的工艺,沈家大院的文化气息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整座古宅二十四孝、飞天迎宾等经典与神话故事的木雕、瓷剪艺术,是一部每次品味都有不同回响的古书。令人惊喜的是,古宅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人墨宝,有楹联有匾额亦有题诗,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有近20幅(方、对)之多。再看落款,民国时期政要林森,近现代名家于右任、季守正、林汝成、梁披云等皆现其中。窥其内容,“信义 和平 忠孝 仁爱”“行修名立 理得心安”等中国传统普世价值的诗联沁人心田。

22

  天井也别有一番意境

  一代纺织大王的家乡情怀

  “我叔公是厦门大学毕业的。”说起沈家大院的主人沈逢源,院子的守护人沈荣埭满是自豪。他说,沈逢源毕业没多久就显露了他的商业才华。当时在上海,沈逢源主动找到一家面临经营困境的纺织商行“永顺兴行”献出经营良策。入职后,这家商行很快起死回生,生意兴隆。老板看重其能力,主动让出一半股份,合伙经营。

  后来,商行改号“鸿荣行”,且将连锁开到了福州、泉州、广州、香港等地。1946年,他又组建“南成行”,分行遍及上海、台湾等地。1954年,沈逢源在香港投资兴办“立丰织绸厂”,成为远近闻名的纺织大王。后来,他又在台湾兴办“新竹玻璃公司”,开拓玻璃业务的版图。

  沈荣埭说,沈逢源育有6男12女,家庭和睦,很有家乡情怀,经商大成回永春蓬壶仙岭盖“德兴堂”的同时,还出资建了小学。去了台湾后,他还经常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与他相关的仙岭小学教育基金会延续至今。

  直到现在,沈逢源在台湾的子孙后辈也时常回到家乡,关注、参与、支持家乡的建设发展及公益事业。

  三代人的接力守护

  行走于沈家大院,许多人诧异于这样一座价值连城的古宅是如何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的?记者多方探究,发现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人对沈逢源的感恩,以及沈荣埭一家三代人的接力守护。

  “保护这座房子,我父亲付出很多。”说起自家三代人对这座房子的感情,不太擅长表述的沈荣埭向记者娓娓道来。在“德兴堂”兴建期间,沈荣埭的母亲就参与其中,帮忙煮饭也帮着料理些杂活。沈逢源举家迁去台湾后,就让沈荣埭的父母住进宅子看护,每月还给几斤油。

33

  厅堂内精美的木雕,名家题匾题诗联也多集中于此

  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那一段特殊时期,为了保护“德兴堂”,沈荣埭的父亲把房子中能拆卸的构件全部拆卸,藏在厅堂上层的暗房里。楹联、诗画以及无法拆卸的构件,就用毛边纸写上标语密密麻麻地张贴遮盖。石雕、剪瓷雕等艺术构件,先套上一层麻布袋,再用烂泥涂抹。就这样,大院得以幸免于难。

  沈荣埭说,叔公的后辈已经将大院的产权捐给政府。而他依然住在大院里,守着几亩地,几十棵枇杷,空闲时为游客讲讲大院的故事。说起这座老宅的守护,他说,儿子也一直在参与接力守护,“有这座大院在,对岸的亲人也就拥有了恒久的根”。(海都记者 吴日锦 黄晓蓉陈丹萍 林良标 文/图)

原标题:永春84岁“黄金”古宅的深情往事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丰泽区举办专题交流会 政企共话海外知产保
  • 快马加鞭建设新文体项目 永春体育文化公共
  • 广拓海外合作“朋友圈” 德化赴菲律宾精准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兴业银行漳州角美支行:贴心服务上门 助 快马加鞭建设新文体项目 永春体育文化公 安全教育进校园 兴业银行漳州分行与闽南 午评: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旅游及酒店 刘浩存身穿白色斜肩长裙 秒变港风女神 华安高车乡:匠心制好茶 绿叶富乡村 华安地标商标签约助玉石产业品牌化 漳州龙文区开展小学生创意科技作品展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