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20日讯(闽南网记者 肖晓锦 通讯员 康庆平 文/图)为进一步深化蜂产业产学研合作,加快林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5月20日,“林下生金·相约永春——泉州市林下经济发展推进会暨第二届福建永春蜂蜜节”在永春县牛姆林森林康养基地举行。
蜂蜜香飘万里 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举行永春县首届“农信杯”蜜王赛颁奖仪式,永春优质蜜源分布图发布,永春县林下经济品牌IP、“神蜜”大健康林产品发布及林产品上线发布。
第二届永春蜂蜜节启动
5月15日,永春举办首届“农信杯”蜜王赛,共收到参赛蜜样品77个,其中荔枝蜜样品37个,冬蜜样品40个。经波美度、含水量、蔗糖、农药残留等测试及专家审评,决出荔枝蜜、冬蜜两个系列金奖各1名、银奖各2名、铜奖各3名。
“我从事养蜂事业已经十几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蜜王赛。”荔枝蜜金奖获得者林木春表示,他的蜜蜂主要分布在蓬壶镇,生产冬蜜、百花蜜和荔枝蜜。“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进一步扩大自己家蜂蜜的知名度。”
永春优质蜜源分布图发布
永春良好的森林生态及果树蕴含了丰富的蜜源,永春分布较广的蜜源植物,全境呈长带状,东西跨境长达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形成了一条东西主干公路线向四周边辐射的五条特色蜜源植物带。
活动中,永春优质蜜源分布图发布,并为碧卿国有林场、牛姆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蓬壶镇仙岭村、岵山镇茂霞村等四个优质蜜源地授牌,着力培育五大特色蜜源植物带,酿出优质生态“永春蜂蜜”,推动形成蜂产业新质生产力,塑造绿色产业新动能新优势。
厚植生态底色 助力“林下生金”
地处北纬25°“黄金气候生态带”的下洋镇,被誉为大自然的瑰宝,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美好下洋·林韵家园”IP家族。活动中,8个卡通人偶生动展示了永春县林下经济品牌IP。
永春县林下经济品牌IP发布(康庆平 摄)
现场还发布以“神蜜”疗养为主题的大健康产业系列产品,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合作在“福农e购”平台上线永春县林产品专栏,进一步提升林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开创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新局面。
近年来,下洋镇以林下经济产业协会和林业产业发展专业联合社为载体,积极引入林下经济企业,培育各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发展金线莲、灵芝、艾草、竹荪、三七、黄花倒水莲、马蓝等林下种植,推广茶油、竹笋、青钱柳等林产品精细加工以及蜂蜜等林下养殖,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势头强劲。
在下洋镇溪塔村路旁,摆放着一栋栋彩色的“小房子”,勤劳的蜜蜂“嗡嗡”地来回飞舞。如今,溪塔村的蜜蜂们搬到了“别墅”,住进了智能蜂箱。
下洋镇溪塔村智能蜂箱
蜂农查看智能蜂箱
永春县下洋片区林业工作站站长叶春莲介绍,智能蜂箱采用太阳能供电,配备有传感器、光伏发电板等构件,不仅可通过手机远程监测蜂箱的温度、湿度和蜜蜂进出量等数据,还能采集蜂箱天气、定位、重量等,大大降低养蜂人的劳动量。“目前我们已经有30个智能蜂箱,接下来将根据前期效果进行蜂箱的投放。”叶春莲说。
当天,在泉州市林下经济发展推进会上,永春、德化、南安作为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就林下经济发展作经验交流。
林下生金,产业开花。近年来,永春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全县林下经济规模、产量逐年提升。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13.8万亩,现有蜂群20多万群,每年向全国各地提供蜂种群10万群以上,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打造永春特色林下产业品牌,锚定“特”“优”,汇聚科技人才,提升“永春蜂蜜”、“永春金线莲”等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永春县林下经济十大模式,着力创建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林农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永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伯祥指出,永春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加快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区域联动共同提升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