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港区 > 泉港新闻 > 正文

泉州泉港: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来源:泉州晚报 2020-06-17 16:21 http://www.mnw.cn/

  落实“六稳六保”,保民生是重点。作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泉州市泉港区主动对接困难群众需求,发挥“快”“活”“准”优势,不断整合社会救助资源,优化救助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保民生、兜底线,托起群众的幸福感。

  密织救助“大网络”

  “真是太感谢了!”不久前,面对亲自送爱心款上门的爱心人士,山腰街道的小庄连声感谢。

  30岁的小庄,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苦导致常年营养不良,被诊断出患甲状腺癌伴扩散,目前在泉港区仁爱医院救治,因家庭困难,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医疗费用。

  今年4月,民政局社会救助股主动搜索,得知小庄等3个特殊的贫困对象需要帮助,第一时间启动“救急难”应急救助,给予各3000元先行救助慰问金,并发动泉港区济困公益协会提供转介服务给予关爱帮扶,短短8个小时共筹到爱心款1.3万元。

  随后,民政局工作人员、济困公益协会志愿者一行,为3位困难对象送去慰问金、爱心款共计2.2万元,并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病魔,积极面对生活。

  这是泉港区“救急难”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2020年5月,综合试点运作以来,全区“救急难”救助共发放4012万元,救助20676人次。

  据介绍,以往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不同救助类型由不同的部门受理,群众有困难时,不知道该去哪里申请救助。“而现在,依托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原本分散的部门资源实现互通。收到申请表格后,管理员可根据情况,分发给相应的救助部门,免去了申请者四处问路,救助不及时、不精准的弊病。”泉港区民政局局长刘开南说。

  据悉,泉港区健全“救急难”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由7个区直部门牵头、17个部门配合的横向协作,整合形成了医疗、生活、教育等七大类救助政策,实现17个救助项目的信息共享,确保救助无盲点、全覆盖、不重复。

  “另外,我们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发挥村(居)‘两委’、驻村干部、公益协会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打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刘开南介绍,全区主动发现的救助对象占总受助人群的40%以上。

  创新救助“新模式”

  “我们三家企业通过民政局‘505微心愿’这个平台,认领了27个微心愿,今天我们统一把物资送到这边,以后我们也会尽微薄之力继续帮助那些需要的人。”爱心企业代表庄琼英说。

  5月25日上午,一些爱心企业自发到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捐送物资,一箱箱全新采购的电饭煲被搬下车,送进了“505微心愿”受捐点。受捐点整齐摆放着电饭煲、洗衣机、电风扇、玩具、学习书桌等各类物资。这些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认领捐赠的微心愿物品,被一一派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据介绍,结合社区网格化服务、配套购买服务,泉港拓展社会救助新模式,2018年年初开创了“505微心愿”大型公益活动,并把它作为“救急难”试点重要载体。据悉,泉港区共有101个村庄,每个村选取5个贫困家庭写下他们的愿望,便有了505个微心愿。

  2018年以来,“505微心愿”公益活动共为2600人次的困难群众实现了微心愿。为鼓励更多人加入505微公益,该区民政局每年都对这些做出公益奉献的爱心企业、乡镇及村级民政员、志愿者、爱心家庭等进行表彰。

  “利用505微公益来发动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公益,虽然是一些微小的物品,但是可以对贫困家庭起到很大的帮助,形成整个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公益氛围。”泉港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负责人郭小伟说。

  提升救助“保障力”

  如何提升社会救助保障力?泉港念好“准”字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该区严把关口,按照“村(居)把关—镇(街)认定—区直部门核准”的救助流程,依托省民政厅救助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结合入户调查、实地走访等,及时掌握困难对象家庭经济情况,做到精确识别、应助尽助。

  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为救助申请对象建档立卡,建立受助对象个人诚信机制,定期回访了解受助对象生活近况,重点对孤儿、重度残疾人等需要长期帮扶的对象开展持续性救助,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机制上,该区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救助时效,从群众递交申请到完成救助最快仅需10个工作日。此外,创新推出“线上+线下”救助服务平台,线上开通12349社会救助热线、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提供咨询求助服务;线下增设“救急难”服务窗口,社会救助事项全面入驻10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救助网络全覆盖。

  通过试点工作,泉港实现从区级的“单打独斗”,到向镇、村两级延伸的“联合作战”,再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八方支援”,逐步形成区、镇、村三级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体系,呈现出泉港社会救助的美丽“风景线”。2019年以来,共为全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救助金9200万元,惠及18300人次。(庄国辉 曾淑娟)

原标题:泉港 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工
  • 安溪县成功举办“人文清溪茶会” 深化理论
  • “业账社审”全覆盖 小区公共收益“零投诉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发布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莆田状元红未来农场来了 平潭新增3处工会驿站 平潭娘宫村:描绘乡村振兴幸福图景 福州高新区综合医院一期项目主体完工 福州首条自建铁路迎来新进展 尖峰山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