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小学生记者体验结绳文化 东塔“寻结” 学编中国结

来源:东南早报 2015-10-06 09:38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几条红绳难倒了一群学生记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伙伴们正跟着老师学习编织中国结。

  9月26日,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和丰泽区实验小学的20多名学生记者来到泉州开元寺。秋日午后,大家在东塔下席地而坐,开始了一次不一样的课堂。受邀前来的老师是泉州幼高专艺术教育系副主任耿淑丽,她从事中国结研究和编织已经十几年了。中国结有着怎么的历史和发展?心中有“结”的耿老师为伙伴们一一道来,更让大家惊叹的是,东西塔身雕像身上就雕刻有大量的装饰结,这可是研究中国结很好的史料。

  学记们东塔下“寻结”

  

  学生记者领悟到了编中国结的窍门

  

  耿老师夸我做得好

  

  耿淑丽老师耐心地教学生记者调整中国结

  绕着东塔“寻结”,那些过去被忽略了的装饰结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当天,耿老师还带着她的学生志愿者现场教小伙伴们编织吉祥结。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物件,着实让初次接触它的学生们脑袋“打结”。一条红绳怎样变成好看的吉祥结呢?一起来看看学生记者们有趣的结绳体验吧!

★东塔上的“中国结”

□学生记者 苏畅然(丰泽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据《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人们早已不用结绳记事法了,中国结开始演变成人们互祝愿美好,憧憬未来的多元精神内涵的艺术品。

  在耿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发现了东塔雕像上的各种结饰。这些“结”的造型奇特,有三瓣形的、有四瓣形的……耿老师告诉我们,在南宋时期,“结”常用在女性和将军身上。最后,我们还在志愿者姐姐的帮助下,体验了中国结编织。这次东西塔“寻结”活动,让我对中国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东西塔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别致的“项链”

□学生记者 庄静怡(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大家一定来东西塔当过游客,但你是否注意过东西塔上的雕刻?我们来到东塔,发现东塔不少人物雕刻身上都有着绳结,绳结样式各有不同。

  接着,我们领到了一条红绳,目不转睛地跟着耿老师做:第一次,以顺时针方向分别把四个“耳朵”记为一、二,三、四,接着,把第一个架在第二个上,第二个架在第三个上,依此类推,最后把第四个穿到第一个上,成为一个井字形的结。再由逆时针以同样的方法编一次,最后把旁边的四个“小耳朵”揪出来并调节好,一个吉祥结便诞生啦!我把它戴在脖子上,霎时间,成为了一条别致的项链,老师也称赞我做的是最美的呢! (指导老师:庄梅娥)

★学编“蚕宝宝”

□学生记者 王一天(丰泽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中国结是由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进化到封建时代的绶带的装饰,最后,演变成式样不同,代表着不同寓意的中国结。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有着浓浓的历史沉淀。

  耿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打中国结的基本结之一——秘鲁结,因为它看起来像蚕宝宝,所以大家也称它为“蚕宝宝”。我们先将绳头交差垫在一起,再用绳子的一头缠绕在绳子上,一直绕,然后把两个绳头拉直,一个可爱的“蚕宝宝”就做好了。中国结有各种不同的样式,耿老师还教我们怎么编吉祥结。以后过节,我也可以自己编几个,为家里增添一份色彩!

★小小结饰寓意深

□学生记者 陈卓颖(丰泽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耿老师取出一个小巧的结饰,说:“我一会儿要教你们做这个,它很可爱,所以有个可爱的名字叫‘蚕宝宝’。”我们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先将两个绳头打个结,再在上面绕,一圈,二圈……绕的圈越多,结越长。

  之后,我们挑战更难的吉祥结。我把一条红绳折成十字形,为每个“小耳朵”编号,从一折到二,二折到三……四再穿进一里,四个“小耳朵”一拉,第一个步骤就算完成了;然后逆时针再编一次,这样,一个吉祥结就快完成啦!

  编中国结的时候,不管怎样都要回到起点,这就像中华儿女,不论相距多远都是心连着心。

★不一样的“中国红”

□学生记者 庄博煜(丰泽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老师首先教我们绑一只“蚕宝宝”,我照样子转呀转呀,可是每次都参差不齐,最后只好请求外援。

  之后,我们加深难度,开始学习编吉祥结。我照着老师的样子,拉过来,又拉过去,可是,为什么老是散架呀!我做了一次,又失败了。最后我才明白,我有一个步骤没有“走”,难怪。哈哈,一个主体终于好了,现在还剩个装饰——俩“蚕宝宝”。原本,我还以为中国结只是普普通通的结呢,这下我才明白,原来编织中国结这么难,需要很大的耐性。

★红红的中国结

□学生记者 陈可彦(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一番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勉强算得上精致的中国结,终于在我笨拙的手中诞生了。望着手中象征着吉祥的中国结,再看看眼前古老的东塔,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刚才老师讲述的关于东西塔上中国结的声音。

  东塔塔身雕像上有二百多处结饰,我绕着塔身慢慢寻找,在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上,找出了隐藏着的中国结。它们有的装饰在衣襟上,有的又是手中拿着的器物的装饰品;它们或是被雕刻成圆形,或是打磨成圆形,或是编成其他形状……看着它们,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唐朝,穿上了装饰着美丽中国结的衣服。

★中国结,心连心的结

□学生记者 黄臻熠(丰泽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在欢度节日的人群中,在白发苍苍的老华侨胸前,甚至泉州开元寺的东塔身雕像上,到处都有那中国结的身影。中国结最初是由结绳记事开始的,经过历史的“打磨”,成为了民间艺人的佳作。中国结有很多种,比如可以保一生如意,岁岁平安的平安结;也有代表年年富足、吉庆有余的鱼结;还有吉利祥瑞之意的吉祥结,真是一件特有风韵的艺术品呀!

  中国结由一根红色的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要怎么曲折的缠绕,用力地拉扯,也总是不离不弃,还是缠绕着起点,这不正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象征吗?

★中国结,打出永恒的象征

□学生记者 林菲涵(丰泽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中国结款式众多,有象征爱情的同心结,有象征长寿的寿带结,有象征吉祥的吉祥结等等。你瞧,就连开元寺中威风凛凛的将军、貌美如花的仙女等雕像身上也有着各种装饰结。原来,中国结早已在古代人们心里结蒂开花了。

  活动中,我们打起了中国结。“先对折,再把它分成一个十字形。”“按顺时针方向,一放到二,二放到三。”……“最后,把四条耳朵慢慢往外拉。”就这样,在耿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手中的红绳经过一推一拉,一绕一转,就变身成为一个精致的吉祥结。中国结寓意着吉祥如意,也是一份永恒的象征!(记者 吴小婷 吴丽娇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暑运启动 漳州车务段预计发送旅客604.5万人
  • 德化白瓷亮相 2025 广州米其林指南发布会
  • 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展在泉州海交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红色引擎促发展 绘就金融新图景——兴业 “书记县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在永春职 付朝阳在莆田市体育中心开展下基层接待群 永春县零碳森林运动公园项目稳步推进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莆田站新增2 涵江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启用 收评: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调整 钢铁板块领 ​妈祖城沙滩营地项目开工 沙滩泳池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