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18周年特别策划:海都公益
微爱向海 网络催生草根力
闽南网9月29日讯 18年海都报,18年公益路。2015年6月1日,借助新媒体,我们正式搭建起“海都公益+”平台。救助龙凤胎小兄妹、请吃感恩面、海都爱心助学、海都公益讲堂、血小板爱心群……公益,填满了过去的4个月。
马么二力
那一年
3000多笔爱心款,给儿希望
把时空坐标拨到2015年4月14日,泉州市区东美社区一家拉面馆。甘肃回族人马么二力至今仍不敢回想。
那天下午,他的儿子强强,不小心跌坐汤锅,全身烫伤面积达81%。被紧急送医后,巨额的医药费,让刚来泉州开店的一家,无力前行。
马么二力抱着一线希望,拨通了海都热线通95060。经本报报道,两天内,来自全国各地3000多笔、共62万爱心款。这些钱,近10万元是通过微信支付的,其余的50多万,则是银行卡转账,或者现场捐款。
经过3次手术治疗,强强目前还在医院,病情已基本没有大碍。医生已经告诉马么二力,可以准备出院。
8月初,强强度过危险期,为了感谢好心人,马么二力借助海都公益+平台,决定请热心的泉州市民免费吃碗感恩面。为期三天的免费吃拉面活动,送出了270多碗爱心面。许多市民冒着台风天,吃完面,还留下一些爱心款。
同在今年4月,以多种支付方式做起来的公益活动,还有另外两起。一起是同样烫伤的德化1岁男孩赫赫,海都公益+介入后,爱心款达40万元。另一起是救助德化56岁的林金兰一家,为患病的一家祖孙人,募集41万爱心款,海都记者还帮忙联系航空公司,为癌症奶奶林金兰圆了“乘机梦”。
2015年6月1日报道
那个人
我将加入公益,为需要的人出力
泉州市东美社区,一间20来平方米的兰州拉面店。
见到记者,店主马么二力赶忙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和我们聊了起来。拉面店重新营业了一个多月,孩子还在医院,并没有完全康复。但马么二力说,他已经能够淡定地面对生活了。
事情过去了5个多月,马么二力觉得,一切似乎是场梦。他不愿相信,强强遭受了惊人的伤痛;他不敢想象,有这么多爱心人,给了他们3000多笔捐款。
马么二力说,刚来泉州时,拉面店开到半夜,就想着多赚些钱改善生活。可这次意外,让他的想法改变了。“家人是最重要的!”他希望,自己可以把店经营下去,存点钱给孩子整容,放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
对于网络,马么二力以前的想法是,它会让人上瘾,影响工作和生活。历经此劫后,他觉得网络有弊也有利。“如果不是微信,把家里的事情传到全国各地,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们。”马么二力说,“很多人都是把零钱转来,有的1块、2块,也有一百两百的。”
马么二力说,如果没有海都公益,他的拉面店、老家的住所,甚至他可爱的儿子,可能都不复存在。“感谢的话已经说太多了,但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马么二力说,“是大家的帮助,让我们的生活得以继续。”
如今,恢复平静的一家人,正在努力他们的生活。马么二力还表示,自己也将加入公益的活动中,遇到需要的人,将及时伸出援手。
那份情
我们建平台,你们最给力
18年的公益路,是热心的你们,陪着一起走过。一个月142万的爱心捐款,都来自于有爱的你们。
犹记得隔着医院的玻璃窗,看到裹满纱布的强强,朱女士留下了怜惜的泪水;犹记得不远万里奔波,菲律宾乐善堂的志愿者,给林金兰一家,送来了2万爱心款;犹记得乐于助学的“初善”,200多公里的翻山越岭,只为了在开学前,给贫困的学子们,送上一年的学费……
如果没有你们的热心和付出,将有多少生命落入死神的魔爪;如果没有你们的无私和关爱,将有多少学子失去求学的机会;如果没有你们的陪伴和坚持,我们的海都公益,不可能走过18年的风雨。
这18年来,我们提供的,只是平台,真正给力的,是有爱的你们。未来的公益路,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我们将把平台,搭建得更大更便捷。欢迎更多的你们,一起来加入。
□“海都公益+”大事记
●6月3日。在南安打工的彭雷、陈艳金夫妇,早产50多天生下一对龙凤胎,缺6万医药费。“海都公益+”介入后,两天募集500多笔爱心款,共7.2万元。
●7月8日到8月18日,2015海都爱心助学,历时42天时间,筹集爱心款达55万元左右,31名学子4年学费都有着落。
●8月4日,出生11天的男孩被遗弃在公厕。海都公益+汇聚6万多元爱心款,并送去1405名Big粉的爱心奶粉。
●7、8两个月,“海都公益+”组织4场公益讲座,吸引上百名读者参与,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常识和知识。
●本报牵头成立的泉州血小板爱心群,目前已有152名志愿者。至今发起5次紧急求助,顺利帮助患者及时输入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