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文/图)在医学界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累死累活小儿科”。这句调侃之语,生动地勾勒出儿科医生的艰辛与无奈。
作为儿科的重要分支,儿科血液肿瘤亚专科专注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诊治,如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直面亟待治疗或正在接受化疗的患儿,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科血液肿瘤亚专科负责人庄树铨,坚守这一“哑专科”近三十载。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守护患儿健康,以无私的爱心抚慰患儿家庭,深受家属信赖。
在他看来,医生这份职业有点“苦”,但孩子们的灿烂笑容很治愈。

图为庄树铨
选择医学 便要做一辈子的“医学生”
今年52岁的庄树铨是泉州人,小时候跟家人生活在晋江青阳。
庄树铨自幼体弱多病,彼时城镇医疗条件落后,求诊不便,父亲常感慨“家里要是有个医生就好了”“有个医生看病就方便多了”。这些日常唠叨深深印在庄树铨的脑海中,让他在高中时萌生了从医的念头。
1991年,庄树铨考入福建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这是一门大学科,要对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进行系统性学习。“知道读医辛苦,没想到那么辛苦。”庄树铨回忆,大学时期,图书馆和教室的位置很“抢手”,他和同学们的夜晚都在看书、学习,晚去一会儿可能就没位置了。
时间来到1995年,庄树铨到泉州一院实习,并于次年毕业后成为这里的儿科医生。当时,一院的儿科在泉州地区独占鳌头,每天仅住院患儿就有百来个。又赶上泉州东街拆迁,儿科病房紧张,医护人员常劝病人到其他医院就诊。
在一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庄树铨迅速成长,后来专门研究儿童血液肿瘤。从医路上,满怀热忱的庄树铨也时常感到无力。一方面,前来求诊的患儿多患有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重病;另一方面,这些患儿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由于医疗技术和条件有限,部分家长看不到希望,选择放弃或确诊后匆忙转院。
正是这种挫败感,一直激励着他不断精进医术。庄树铨说,选择医学,就意味着要做一辈子的“医学生”。知识在不断更新迭代,医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一名合格的医生要持续掌握前沿知识。
为此,他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刻苦钻研,不断追踪国内外最新的儿科诊疗技术和新项目。
用心用情 守护每位患儿的健康
对医生而言,治病救人既是职业,也是责任。
2024年,一名两三岁的幼儿在一院被确诊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到医院时,孩子的情况已十分严重,该淋巴瘤位于腹腔,还往脊柱椎管里长,导致孩子下肢瘫痪,无法正常大小便。接诊后,庄树铨耐心安抚患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焦虑的家长解释病情,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十个月的治疗,这名幼儿逐步恢复健康,如今已能自行下地走路。

在舒缓小屋内,庄树铨陪患儿聊天
面对患儿,庄树铨不仅提供治疗方案,还想方设法为家庭困难的患儿申请补助、减免费用,汇聚点滴力量,尽可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
曾有一位来自永春的孩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孩子一家手足无措。病房外,孩子的舅舅找到庄树铨,表示家庭条件困难,日常生活靠亲戚接济,实在拿不出治疗费用。
庄树铨仔细了解患儿家庭情况后,帮忙出谋划策。经过多方奔走,患儿领取了政府补助和社会救助资金。同时,泉州一院与泉州大开元寺成立的公益基金也伸出援手。在多方努力下,患儿的治疗费用有了着落,后续治疗进展顺利。
如今,该名患儿已停药三年多,身体恢复良好,这让庄树铨倍感欣慰。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大幅提升,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减轻了许多家庭的负担。
庄树铨说,以儿童血友病为例,这是许多人谈之色变的疾病,不仅需要终身治疗,还会引发关节病变等严重后遗症。据测算,儿童血友病患者一年的治疗费用约20万元,很多家庭因难以负担而无法进行规范治疗。但现在,血友病治疗的自费比例很低,有的甚至无需花费太多。特别是一院成立了福建首个血友病诊疗中心,患儿可在此接受同质化治疗。许多家长不了解相关政策,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也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
细微之处 彰显医者仁心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医生评估病情时需观察更多,询问父母病史病情时要格外细致。”自从成为儿科医生后,性格内向的庄树铨也尝试多与病人沟通。他说,医生要捕捉孩子的体征变化,根据症状与家长交流,并提出治疗方案,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费用等信息毫无保留地告知家长。
从医多年,庄树铨的手机常年为患儿家长开机,他还组建了随访群,方便随时解答家长们遇到的各类问题。
他所带领的科室还专门设计了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登记本,分为低危组、中高危组两款。这些登记本让家长带走,自行登记检查数据和每日情况。考虑到可能有家中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他们贴心地在需要服药的日期上标了星号。
为给予患儿更多人文关怀,庄树铨将自己的办公室改造成舒缓小屋,为住院的孩子提供了游戏、看书的新场所。同时,他也在积极筹备“儿童安宁病房”,想为病情中末期的孩子提供更多关怀,在镇痛和生命管理方面给予帮助。

庄树铨(中)与年轻的同事探讨病情
传承精神 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据介绍,儿科血液肿瘤亚专科至今已有40余年,是国家级、省级儿童白血病定点救治单位。庄树铨所带领的儿童学科病专科,是国家首批儿童血液病定点救治单位、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儿童血液病联盟福建区域联盟成员、福建省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协作组成员、中国儿童淋巴瘤多中心协作组成员。
自2016年起,团队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儿童白血病诊治能力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2017年成为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首批协作组成员,开展同质化诊疗,在淋巴瘤诊治上取得显著成效。
毕业至今,庄树铨与泉州一院有着“从一而终”的缘分。作为病区主任和诊疗组长,他与医院共同成长,注重为医院培养新人,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一代传授经验和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
“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庄树铨常说的话,他叮嘱团队的年轻人要不断提升医术,努力培养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能力,更好地服务患儿。
他说,在孩子的世界里,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只要身上的痛苦得到缓解,他们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这也是他们最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