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量!今天的增量,就是明天的希望!
万亿GDP之城泉州,再次汇聚89家“500强”企业,吸引全世界的投资目光。8月28日,第三届“500强企业专场招商大会”盛大启幕,备受各界瞩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泉州市签约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55个,总投资额2811.7亿元;省外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落地23个,总投资额299.8亿元。
项目加持下,越来越多的“500强”汇聚而来,泉州这片创业热土,吹响了新一轮产业经济发展冲锋。
模式变革
——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最大动力,对于经济发展也是如此。招商,是经济发展重要一环。泉州市致力于创新招商模式,变革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在泉州“落地即生根”。众多“500强”企业选择泉州,得益于泉州市以服务内化为使命构建起的“引进—落地—建设—投产—增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泉州国际中心暨万象汇项目的落地,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泉州市不仅推动该商业综合体落地,更同步协调住宅交付、交通路网优化等,为企业筑牢发展根基。该项目的进驻将与周边高端楼宇群形成“商务—商业”联动效应,显著提升区域价值与消费能级。
“招商,像是一位区域发展的‘编织者’。”泉州市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招商团队以“靠前服务、快速落实”回应每一个企业和项目呼声,深度参与产业生态构建,实现“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
在北翼,北瑞药业10亿元的新型医药项目;在南翼,亚洲巨头普洛斯的空港物流园……一个个项目,彰显出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模式的魅力。
双轮驱动
——传统与新兴比翼齐飞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作为一座万亿之城,传统产业,是泉州基本盘。然而,引入更多新兴产业项目,才能构筑起泉州产业发展新优势、经济新增长极。
泉州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将鞋服纺织、石油化工、建材家居等传统产业积累的雄厚基础,转化为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磁场”,让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碰撞出新动能。为提升招商实效,泉州市系统梳理出50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明确每个产业链需招引的关键核心企业。并坚持“一把手招商、走出去招商”,市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以“国之重器”中交天和盾构机项目为例,招商团队远赴苏沪深入洽谈,更在落地过程中成立专班,精准破解堵点,最终将其生产基地引入泉州,填补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关键拼图。
一次次主动出击和精准对接,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汇聚泉州,众多“500强”企业纷纷找到最适合的“泉州赛道”——腾讯云中重智算中心落子石狮,为城市装上“最强大脑”;联发集团在石狮与惠安双线布局,开启“龙头引领、集群共进”新模式;飞利浦母婴大中华区、上海复星等企业联合投资建设飞利浦母婴全品类生产制造基地。
传统与新兴交织,泉州产业经济呈现“比翼双飞”新格局!
一以贯之
——从“签约平台”到“生态共同体”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历经三载,泉州“500强”企业专场招商大会,从“签约平台”蜕变为“生态赋能共同体”,成为招商引资“金字招牌”,更成为企业与泉州双向信任的“情感纽带”。
本届大会上,泉州首次发布58项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标志着招商策略从“给政策”到“给机会”、从“招项目”到“解难题”的实质性转变。泉州市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赛道,每项需求都是提前梳理的“解题入口”,待“500强”企业“揭榜挂帅”。
这场“年度之约”的延续,更源于泉州日常“提前谋划、贴心服务”的招商体系。泉州深挖供需契合点:推出166项创新举措,“一件事”集成套餐联办率93.6%,实现“一产业一服务小组”聚力助企;推行“四到四办”服务机制,水电气网“一窗通办”全覆盖,连续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泉州与“500强”企业联手,是一份营商环境的“安心答卷”,是一份双向奔赴的“暖心答卷”。未来,期待更多“500强”企业落地泉州,书写出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何金 肖蔚男 王文经 黄国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