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13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洪泓塬 文/图)近日,泉州中环城贯通工程(鲤城段)的重要节点之一,南环路快捷化改造项目的预配式桥梁进入安装阶段,为年底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
南环路快捷化改造项目全线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
在南环路快捷化改造项目现场,打桩机、挖掘机轰鸣声不断,工人们正忙碌地绑扎钢筋、拆除模版,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目前正在同步建设地下管网、路面结构以及桥梁构件吊装。”项目建设方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志祥介绍,计划6月初开始小箱梁和钢结构的吊装,桥梁吊装预计今年10月完成。
项目建设现场
以往桥梁建设都采用“现浇现做”的传统建设方式,该项目全线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是福建省首个采用全装配技术建造的大型桥梁建设项目。
记者在项目预制场看到,预制完成的桥梁盖梁、立柱、桥面板等大部分构件分区域整齐地放置在地面进行养护。
预制完成的桥梁构建在地面上养护
“桥梁下部结构立柱、盖梁和上部构件均在预制场完成,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拼装。这种建造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将工期缩短了近30%。”李志祥告诉记者,同时,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实现了绿色施工,且有利于提升桥梁的建设品质,提高结构安全耐久性。
记者了解到,项目的预制立柱及预制盖梁的分别在今年3月底和4月中旬开始吊装,使用“分节预制、现场拼装"工艺。“最长的一节立柱有14米,重达100多吨。施工过程中采用300吨与400吨汽车吊双机抬吊技术,通过精准控制吊装重量、协调双机动作、严格作业环境管理,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平稳、吊装精准到位。”李志祥介绍。
目前已完成桩基322根,完成122根立柱的预制并安装57根,小箱梁预制69片,预应力桥面板预制68片。
项目效果图
项目建成后,“立体交通+地面分流”的高效通行模式将实现池峰路、南环路主线快速通行,大大地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据介绍,2023年以来,泉州市住建局印发《关于推行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的通知》,明确在轨道交通项目、桥梁工程、人行天桥、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地下管线使用的预制综合管廊、沉井式地下停车库、水务工程等市政工程重点领域积极推广使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接下来,泉州市住建局将继续在重点领域推行市政工程工业化,助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