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来源:新华网 2024-08-26 09:40 http://www.mnw.cn/

半城烟火

  飞霞映红,华灯初上。中山路上,灯光勾勒下的二层骑楼,好似游龙蜿蜒。“古早”的招牌下,四果汤、石花膏、手工麻糍、牛肉羹等小吃店宾客盈门。

  中山路贯穿泉州古城南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串起周边众多背街小巷,令游客心向往之。“这里既有闽南建筑的古朴美丽、地方小吃的特色风味,也有寻常生活的浓浓烟火气。”游客苏见欣说,在原汁原味的街巷里慢行,感受最本真的当地生活,是泉州古城最让她着迷的地方。

  图为泉州中山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泉州的悠悠古韵开始广为人知。2023年,泉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泉州的遗产是鲜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泉州文旅集团宣讲队队长颜静怡说,作为“活着”的古城,古老的建筑、艺术、风味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在泉州相得益彰,碰撞出无穷魅力。

  为了守护好“半城烟火”,留住浓浓“乡愁”,近年来,泉州市坚持以“微改造”提升古城,不搞大拆大建,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出台《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条例》等,用法治之手为城市护航。

  泉州湾入海口的蟳埔渔村,人头攒动。作为蟳埔女传统装饰的“簪花围”火爆“出圈”,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渔村的街巷,村内四处可见簪了满头鲜花、欢声笑语的游客。

  头戴簪花的游客在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码头边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薪火相传的非遗“木偶戏”也是一票难求,“先订戏票,再订机票”成为许多人游玩泉州的攻略宝典。“游客在太阳底下排队3小时,就是为了看一场我们的木偶戏。”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兴盛彰显文化自信、助力文化传承。

  “如今的泉州古城,正成为文化大秀场。”泉州市鲤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菲表示,“身边的世遗”激发了泉州老百姓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深耕本土文创设计,让更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重获新生”。

  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音乐活化石”,悠扬婉转的南音一度式微,只能成为流行歌曲中的一段“戏腔”点缀。

  “南音曾是深宅大院的雅乐,传承至今是系统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我们通过钻研创作,加入伴奏、灯光、音响等元素,让南音适应现代传播。”泉州点水南乐乐团成员蔡凯东说,近年来他们乐团先后到上海、伦敦等国内外城市演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喜欢这一古老戏曲剧种。

  因多元而多彩、因传承而时尚、因烟火而迷人的刺桐城,正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契机,迈入新的航程。(新华社记者江时强、邰晓安、吴剑锋

原标题: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龙湖三宝宴” 古村古早味 这个“五一”一
  • 十四届晋江市委常委会第152次(扩大)会议
  •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印尼巴西 开展友好访问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