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陈连法:创新与坚持绵续千年音韵

来源:光明网 2024-02-02 12:01 http://www.mnw.cn/

  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发祥于福建泉州的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一人一物和世间之景,俱在这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的曲调中“流淌”。

  起源于唐朝,形成于宋朝的南音,其音乐保留了唐以前的传统民族唱法,可谓“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连法介绍,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陈连法:创新与坚持绵续千年音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连法

  古语古调绵续千年,是否能适应当前观众的需求?伴着悠扬的乐声,陈连法对记者提到,他仍对央视春晚演出的一曲《百鸟归巢》记忆犹新,“它是创新的、能适应于当代的音乐,年轻一辈会觉得喜欢。激起了年轻人们的好奇心,就会有人想去学。经过2023年的春晚,我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喜欢上了南音。”

  作为一种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音乐,南音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形式,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今,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此外,南音还流播到了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发挥着积极作用。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陈连法:创新与坚持绵续千年音韵

  陈连法等南音演奏者在进行南音表演

  “南音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贝,目前,我们的传承主要还是靠‘口传心授’这种形式。”陈连法认为,学习南音难在背诵曲谱,且要通过闽南语演唱,“首先要喜欢,第二是悟性,还要经常地练习。一句话来讲,传承和弘扬南音主要靠坚持,抱着这个信念,一定要坚持才会有收获。”陈连法自豪地说,他在泉州古厝间的公益演出已开展了2000余场,正在促使当地人对南音的认识逐渐加深。

原标题:【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陈连法:创新与坚持绵续千年音韵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惠安县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活动走进惠
  • 趣游丰泽·乐学一夏!暑期文旅“大礼包”来
  • 2025年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公办初中招生电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平安产险福清中心支公司:“爱和责任”进 央视《新闻联播》|“厦门发展战略”启示 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80 福建省6部剧目入选新时代廉洁文化优秀作 中国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工厂在厦开建 厦门出台11条措施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漳州7个村共建食用菌产业基地 平潭推出航运业贷款贴息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