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南洋服装的游客在梧林村游玩。
蔡灿艺在梧林村南洋咖啡馆里忙碌。
引入资源携手筑梦侨乡
对于集中成片、条件较好的侨厝群,引入第三方资源进行保护与活化,是实现合作共赢的有益尝试。
走进晋江市梧林社区,这座历经了600多年风风雨雨的侨乡古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漫步其中,浓郁的南洋风迎面而来:穿着南洋服、带着小花伞的姑娘,一身背带西装的小伙,穿梭在古厝洋楼间拍照留念,走累了便点上一杯南洋咖啡,静静地欣赏各式建筑之美,感受根植于建筑背后的家国情怀……
梧林留存有上百栋古厝洋楼,不仅有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还保存着明朝百福墙、西洋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各式建筑,被誉为泉州的“华侨建筑博物馆”。
梧林常住人口1800多人,旅居海外华侨约1.5万人,是闽南传统村落与侨乡文化的突出代表。然而,2017年以前,由于多数华侨旅居海外,村民以种田、打工为主,无人牵头组织对古厝进行修缮,不少有价值的古厝、洋楼无人修缮、管理,梧林成为一个典型的“空心村”。
如何守护侨乡文脉,以侨建筑促进乡村发展?2017年,晋江市政府按照“不改变原状”的理念,启动了对梧林的保护性开发,项目共分三期。第一期请老师傅采用老工艺、老材料对其中的132栋保存较好的建筑进行修缮,并引入民宿、餐饮、文化体验等业态进行活化。2021年春节,梧林传统村落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我们按照不同的建筑风格,打造了古村落核心区、大师工作室片区、梧垵溪生态休闲片区等7个景观片区。同时,按照文物、历史风貌建筑、普通民居的类别,规划不同业态。”项目运营方梧林青普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绵绵介绍说。
2023年以来,梧林已累计吸引了90多万人次游客,不仅盘活了侨乡资源,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蔡灿艺便是最早回梧林创业的青年之一。
磨豆、冲泡、拉花……三年前,蔡灿艺从外地回到梧林开了一家南洋咖啡馆,为梧林的南洋风情增添了一道风景。“过去这里偏僻破旧,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如今人潮不断。节假日和旺季时,我们咖啡店的营业额一个月可达10多万元。”看好梧林的发展前景、蔡灿艺已投资两家店铺。
像蔡灿艺这样的梧林年轻人还有许多。“接下来二、三期,我们还会进行业态的优化和开发,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将梧林打造成一个‘慢生活的南洋风情度假地’,让大家在体验南洋生活的同时,感受老一辈侨胞的家国情怀,记住祖辈们对家乡的牵挂与期盼。”洪绵绵说。
在泉州,除了将侨厝开发利用为侨史馆、乡愁馆外,引入第三方资源开发侨厝文旅产业前景、带动侨乡经济发展的不在少数。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龙苍村,为盘活番客楼资源,带动乡村发展,龙苍村联合区、镇一级单位,成立了“龙苍番客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1600万元,分批次对这些番客楼进行修缮、改造提升,并引进餐饮、住宿、茶舍、咖啡馆等业态,让番客楼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保护和利用好侨厝,讲好侨文化故事,对于凝聚海内外侨胞意义重大。去年11月底,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决议》明确,依托涉侨涉台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筑,加强探源研究、价值挖掘和宣传展示,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
以此为契机,泉州市加强规划设计,出台保护与利用举措。近日,泉州市出台的《泉州市“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从2023年11月起,全面启动华侨建筑普查和试点示范打造工作,探索建立保护责任机制;至2025年,全市华侨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经验。(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吴洪 通讯员 蔡敏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王凤山 吴洪 蔡敏 摄)
记者手记
形成合力,讲好侨文化故事
□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吴洪
深入泉州采访侨厝,一栋栋精美绝伦的建筑令人震撼。这些建筑撷取中外多种建筑形式的精华,糅合欧洲、东南亚和闽南建筑风格,不仅有西方艺术气息,更处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泉州侨厝数量丰富、地域特征强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互补与交融,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反映出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渴望回乡建厝、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泉州华侨主动吸纳、融合多元文化的现代思想。
侨厝是泉州这座世遗之城的一颗璀璨明珠,保护和开发侨建筑,讲好侨文化故事,意义重大。但由于泉州侨厝数量多、分布广,在保护和开发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在侨建筑文物界定上还是一个难题、一些侨建筑产权不清、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
因此,充分认识侨建筑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时代意义与现实要求,让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尤为重要。从侨建筑普查、理清产权、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等入手,充分挖掘侨乡建筑的文化底蕴,全力推动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使其在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中获得自身的社会存在的意义与经济价值。
一幢华侨建筑就是一篇乡愁故事,承载着闽南文化、侨乡文化、海丝文化,讲好先辈们恋祖爱乡、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故事,对于新时代讲好侨乡故事、凝聚海内外侨胞力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