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30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郭根梅)只需提供银行卡,就能日赚千元?这样看似诱人的“跑分”网络兼职项目,其实是违法犯罪行为。日前,泉州洛江公安在一次“断卡”行动中,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该团伙涉嫌出租、出售、出借、买卖个人实名认证的银行卡,并帮助赌博网站进行转移支付、“跑分”洗白资金,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李某源无意中在某兼职网站上看到一则收入不菲的工作广告,心动不已,便准备大干一场。李某源租了场地、买了二手的电脑与手机,找来了工作伙伴黄某凯、骆某奎。到了月底,一切准备就绪,三个人的“生意”就开始了。
按约定,他们每天通过一款名为“纸某某”的聊天软件获取转账信息,然后利用自己的银行卡进行转账操作。李某源当起了“小老板”,黄某凯、骆某奎受雇于他,“生意”红红火火,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黄某凯、骆某奎每人每天底薪300元,如果用自己的银行卡转账,10000元抽成20元。
短短一个月,这个“跑分”洗钱团伙已累计帮人转账1000余万元,李某源获利15000余元,黄某凯、骆某奎获利5000余元。被抓后,有嫌疑人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这份“工作”是否违法,也没多考虑后果,迷迷糊糊就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目前,这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洛江公安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表示,“跑分”就是利用收款码,或银行卡转账为别人进行代收款,随后赚取佣金。“跑分”平台打着兼职招聘的旗号,招揽群众出借自己的支付账户,通过搭建平台网站,以类似网约车“抢单”的模式进行运作。这些租赁来的支付账户被大量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淫秽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收款,其实就是洗钱。不知情人员参与此类“兼职”,在承担经济损失风险的同时,还将可能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避免“跑分”陷阱,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珍惜自己社交账号的使用权,不要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所诱惑,更不要因为一时之利,随意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个人账号、支付账户等,以免沦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