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王经民:刻进石头里的写意人生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21-08-17 09:30 http://www.mnw.cn/

  “石雕,其实雕得更多的是人,心态‘雕’正了艺自成。”小时候,王经民总听父亲说这句话,人过中年后,他才顿悟其中的含义。今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技艺传承人王经民从艺的第40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人生故事。

7c815121-ee29-4b37-97b4-98e33736808a.jpg.1

  王经民在创作

  de4e8f5a-21b6-4bb2-bf26-2527cb2803a6.jpg.1

  作品《映山红》局部

  1967年,王经民出生在惠安崇武溪底村的一个雕刻世家,爷爷王全春是当地有名的大木匠,父亲王清标也是有名的“头手师”。15岁时,他跟父亲到惠安国营雕艺厂当学徒。

  石雕技艺在惠安已经传承了1000多年,好强的王经民,总想着给父亲争口气,早一点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头手师”。仅用三年的时间,雕扑、平直、镂剔、打巧,石雕的四大手法,他娴熟自如,也成为当地最年轻的“头手师”。之后,王经民还开办了当地颇具规模的石雕厂,2012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传承人揭晓,46岁的他也赫然在列。

  顺风顺水的王经民,同年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信满满的他,却最终落选,这让他“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王经民开始审视自己的不足。“吃到老,学到老。”小的时候,父亲总告诉他,石雕,其实雕得更多的是人,心态“雕”正了艺自成。回想起父亲年迈之年还参与创造了“惠安影雕”这一技法,顿时,他彻悟。

  王经民的錾子、刻刀握得更勤了。2018年,他成为惠安石雕界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在王经民看来,以前,石雕多用于牌坊、庙宇、大型墓葬构建,如今,石雕应用虽然更广泛,但唯有走入千家万户才有坚韧的生命力,茶盘、摆件……王经民与同行一起探索石雕生活商品化的无限可能。

  在传承上,王经民觉得产业集群化、协会化比单一的授徒来得更有意义。他把大师工作室和工厂开辟成行业交流集散地,在这里,每天都有技艺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王经民的理想版图里,石雕是文化、是商品,更应该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

  与雕艺相比,王经民生活过得极其简单。虽然拥有自己的酒店,但他很少在外面吃饭。在他眼里,再多彩的圈子,都不及一碗粗茶淡饭、一声丁当的石雕声响,来得瓷实。

  王经民的展厅里摆满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之作,“不一定都是精品,但都是孤品,是我雕艺之路的见证”。他说,耗时最长的作品《对月听箫》用了整整12年才收刀,这些孤品,他从来舍不得出手,毕竟在那些繁复得令人惊艳的细节里,每一处都是他匠心和鸣的回响。(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原标题:王经民:刻进石头里的写意人生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石狮市“三区联创”片区“大党委”工作调度
  • 专家学者揭示校服产业未来三大趋势
  • 总投资超1.6亿元 水头福山路全面升级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周祖翼在南平建瓯市调研 福建发布第一批海洋渔业“三新”推介目录 我国古代哪种瓷被称为“母亲瓷”?蚂蚁新 “书香建阳全民阅读”文化周启动 福大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泉州市委宣传部、统战部等单位深入贯彻中 泉州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泉州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