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今日清明节 泉州“两山一园”将迎来祭扫高峰

来源:泉州晚报 2021-04-04 16:23 http://www.mnw.cn/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泉州市区各大陵园也迎来了祭扫小高峰。“两园一山”(泉州宏福园、皇迹山陵园、清源山)共计有2.6万人次前往祭扫,其中,宏福园1.2万人次、皇迹山陵园0.9万人次、清源山0.5万人次。今日是清明节,“两山一园”将迎来祭扫高峰,市民前往祭扫时应提前做好预约,有序文明祭扫。□记者 苏凯芳 林劲峰 文/图

便民服务点 细心更贴心

  昨日上午10时许,当记者抵达宏福园时,两部老弱专用车正在大门口接送往来祭扫的市民。专用车驾驶员说:“我们的车是为了方便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年幼的孩子,中青年人则会让他们自己步行进出园区。”

  对于此举,不少来祭扫的老年人连连称赞:“我们把车停在外面,但走进来也要几百米,有车坐确实方便不少,今年宏福园方面想得很周到。”

  宏福园内,随处可见园区工作人员及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骨灰堂外,一个便民服务点成了不少市民休憩的地方。该便民点设置了一个奉水点,还提供了藿香正气水、创可贴及烫伤药品等。不少市民在祭扫结束后,都会到这里喝一杯热茶,坐一会歇歇脚。

  宏福园综合部部长蔡白如说,每天都有来自陵园和公安、交警、应急局等多个部门以及志愿者共计200多人,为市民提供交通疏导、咨询等服务。“如有发现独自前来祭扫的老人,我们也会安排工作人员陪同,以确保安全。”

倡导文明祭扫 市民支持配合

  记者注意到,在宏福园的上空,不时有无人机在盘旋,并通过广播提醒市民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今年,陵园内严禁携带烟花爆竹、金纸入园燃烧,因此,市民更多选择用鲜花、黄丝带、红布条等从简祭扫。虽有部分市民携带金纸,但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他们也表示理解愿意配合。

  在皇迹山陵园外,工作人员会逐一查看市民是否有携带烟花爆竹及金纸。据介绍,收缴的烟花爆竹将统一销毁,金纸由陵园工作人员收集,择日举行公祭时统一祭烧。

  据统计,昨日共有2.6万人次前往“两山一园”进行祭扫,与往年(去年除外)相比,人数大幅度下降。蔡白如表示,这主要是出于疫情防控和祭祀安全需要,市民祭扫需预约且人数有限制。整个园区环境都变得整洁舒适。市民对预约祭扫都比较支持,整体反馈都很好。

瞻仰纪念碑 致敬遗体捐献者

  在宏福园内的泉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来自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名医护人员,手持菊花,肃立默哀。默哀结束后,他们绕过纪念碑,默默地将一朵朵寄托着哀思和敬意的菊花轻轻地摆放在刻有遗体捐献者名字的碑石前。

  该科室主任林天来说:“这些遗体捐献者中,有好几位我们科室的同事都认识。因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就是在我们的科室里走完的。”据统计,从2011年起至今,该科室有8位病人捐献出遗体或器官。让林天来记忆犹新的是一名9岁的男童。因遭遇严重车祸,男童送至重症医学科抢救。当得知孩子已无力回天时,男童的父母毅然决定捐出孩子的器官,让孩子的生命通过另外的一种方式延续。男童的名字也镌刻在了石碑上。

原标题:今日清明节 “两山一园”将迎来祭扫高峰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当AI遇见孤独症,科技解码干预新范式
  • 首批1500万元订单启运 南安优品借道义乌走
  • 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日本分会暨日本泉州商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 磁灶获 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 3天迎客18万人次 晋江苏垵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遮风挡雨惠民生 光伏发电助增收 英林镇柯 以创新科技与匠心设计护航 晋江品牌闪耀 特色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泉州糖果前三季度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 黑脸琵鹭连续五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