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记者傅恒 通讯员吴文霞)昨日,记者从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队结合实际,从简政放权、专家指导等方面入手,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八项举措。
据了解,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举措共八项,包括深化简政放权提速增效、推行专家检查指导服务、优化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推行轻微违法容错机制、拓展消防便民利企服务、提升火灾事故调查效率、落实消防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深化执法问廉回访机制。
其中,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提速增效”方面,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公众聚集场所在依法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并取得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后,可以通过消防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登记,向社会和消防部门作出其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承诺后即可投入使用、营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双随机”抽查的时间由规定的登记提交之日起3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并将告知承诺现场抽查权限全部下放至属地消防救援大队办理,进一步缩短群众办事距离。
“除了简政放权,我们还推行专家指导服务、轻微违法容错机制等服务举措。”该负责人介绍,支队建立了全市消防安全专家库,为大型企业、党政机关、养老机构、学校医院等重点、民生场所提供专家指导服务,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难题,引导单位自主整改隐患。同时,推行轻微违法容错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轻微消防违法行为免于或从轻予以处罚,引导行为人自主纠正。在火灾事故调查方面,支队则根据火灾调查勘察实际,合理缩小火场封闭范围、缩短火场封闭时间;对符合简易调查程序条件的火灾事故,依法实行简易调查、快速处理,减轻火灾事故调查对企业复产复工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此外,市消防救援支队还拓宽消防救援站职能,提供消防救援站参观体验预约服务,向公众开放免费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热线,畅通企业、群众咨询、建议和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回应企业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期间,灵活运用远程监管、移动监管、提醒预警等非现场方式,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