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黄鹤楼清濛店涉嫌欺诈消费者

□“‘泡椒田鸡王’多为牛蛙造?” 追踪

就是这本收据无意揭开牛蛙充田鸡的内幕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根据市民意外捡到的一本牛蛙进货收据,黄鹤楼清濛店“泡椒田鸡牛蛙造”,被记者揭开冰山一角。昨日,记者再次暗访“黄鹤楼清濛店”,发现该店仍然以牛蛙充当田鸡,并称“田鸡王,牛蛙做,不欺骗消费者”。

  “牛蛙充当田鸡做泡椒田鸡王”的投诉,已有先例——去年3月15日,鲤城区一消费者在消费这道菜时,发现所用原料是牛蛙后,辖区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尽管商家主观上没有故意欺诈消费者,但还是受到检讨整改,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的相关处罚。

  昨日,针对本报报道,泉州市工商局局长许瑞察明确表示,“黄鹤楼清濛店”的做法,是以次充好,涉嫌欺诈消费者,他将督促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局调查处理。

【动态】

记者再杀回马枪
餐厅依旧牛蛙充田鸡

  昨晚7时许,本报记者回访“黄鹤楼清濛店”。

  记者坐下点菜,菜单上,没有找到“泡椒田鸡王”这道菜。对此,服务员称,那一页刚好掉了。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消费者依然会点这道招牌菜“泡椒田鸡王”。

  两斤的“泡椒田鸡王”上桌后,记者看到,主材料“田鸡”依然是大个头。一名大厅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承认这是牛蛙,“田鸡王是用牛蛙做的,我们不欺骗消费者”。

【影响】

市烹饪协会秘书长:促进行业自律发展

  昨日泉州市烹饪行业协会吴清标秘书长告诉记者,与食品安全相比,虽然黄鹤楼清濛店的商家做法、性质没那么严重,也未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但这涉及一家企业的“诚信问题”。这家企业为赚取利润,涉嫌欺诈消费者,以次充好,而且又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明示”自己的招聘菜有两种原料,显然是置自己的“诚信”于不顾。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会促进该行业的自律发展。

田鸡中吃出牛蛙
在湖北肯定遭投诉

  湖北武汉一家湖北菜餐厅的厨师左师傅介绍,泡椒田鸡这道菜在湖北本地并不很流行,如果有客人点的话,几乎湖北菜餐厅都会做。

  “湖北人嘴挑,对饮食要求很高,所以泡椒田鸡都是真本正料。”左师傅说,田鸡的肉质比较鲜嫩好吃,食材里用的是田鸡还是牛蛙,很多湖北人一吃便知,如果被发现用牛蛙,就要遭投诉。左师傅了解到,由于野生田鸡是保护动物,湖北的泡椒田鸡都用养殖田鸡做,他没听说有人用牛蛙来替代的。

同行餐厅:调整采购只买进田鸡

  昨日,泉州市区一湖北菜餐厅老板张先生,从报纸上得知黄鹤楼清濛店因为使用牛蛙制作“泡椒田鸡王”,可能涉嫌消费欺诈。当日上午,他立即要求餐厅采购人员不能买牛蛙,应该进田鸡来做菜。

  “市场上,好一点的田鸡1斤要十三四块,成本比牛蛙高不少。”目前,虽然张先生的餐厅用田鸡做泡椒田鸡,但是,价格还没有变化,照样卖25元1斤。他说,按25元1斤来卖,餐厅几乎没有利润,但是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这道菜只能亏一点了。

【背景】

类似投诉的查处
鲤城区早有先例

  去年3月15日,有一名消费者,到鲤城一家知名餐饮店,点了一道“泡椒田鸡王”,消费者根据对田鸡、牛蛙的熟知度,判断这家店做的“泡椒田鸡王”所用的原料,并不是田鸡,而是牛蛙,随后拨打12315投诉。3月26日,辖区工商执法人员经查,商家承认该消费者所吃的“泡椒田鸡王”,所用原料确为牛蛙,是工作人员弄错的,尽管商家并没主观故意要欺诈这名消费者,但是工商执法人员当日还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商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商家写检讨书,自行采取措施认真整改,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的相关处理。

  昨日,记者回访这家被整改过的餐饮店,尽管还有“泡椒田鸡王”这道招牌菜,但该店的厨房里已全部用田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