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16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林泳坤)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泉州完成交通完成投资110亿元,建成投用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多个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新增城市公交15条、市区公交实现扫码支付乘车等等。今年,泉州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以上,这也是泉州在交通运输领域连续第11年提出百亿投资计划。
据介绍,今年高速公路计划投资11.9亿元,普通公路计划投资36.6亿元,水运工程计划投资20亿元,运输服务及其他计划投资51.5亿元。
这一年,泉州将全力推进高速公路的加密扩容,加快普通公路未达标路段改造项目、重要节点连通项目、拥堵瓶颈路段改造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继续探索交通与旅游、出租汽车新旧业态、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等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海陆空等不同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
公路建设——
高速公路方面,续建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争取2020年上半年建成通车,137公里环城高速“大环”闭合成网,全面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泉南线永春互通至汤城枢纽段及沙厦线德化至汤城枢纽段,加快洛江至永春段高速公路接刺桐路北拓、沈海高速公路福厦段扩容二期工程福州江阴至泉州惠安段、永泰至德化、大田广平至安溪官桥高速泉州段等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储备泉金通道等项目。
普通公路方面,加强未达标路段改造项目、重要节点连通项目、拥堵瓶颈路段改造项目建设,续建S310线德化龙门滩至苏洋段等10个项目,建设里程83公里;推进东海、金屿、百崎三个通道和国道G324线洛阳江大桥拓改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泉州大桥拓改工程。
农村公路方面,将推动泉州市本级财政投入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资金1亿元以上,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单改双”提级改造专项工程,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建设20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病)桥15座以上,建成100公里以上的“交通+”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开发路,建设农村公路生态示范路100公里以上。
交通物流——
今年,泉州将重点投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继续培育循环式甩挂、冷链运输、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更多集聚带动倍增效应强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平台,推动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参与全市多式联运公共信息交换共享体系建设,搭建智慧交通数据平台。加快泉州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水运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发展,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拓展海运服务网络,巩固发展“泉州—江西”海铁联运业务。
邮政快递方面,积极引进重点快递企业总部“入籍泉州”,加快推动顺丰创新产业园、中通快递福建总部、圆通速递福建总部和德邦东南总部等项目建设进度,发挥总部集聚效应,持续巩固泉州作为省内快递业功能集聚区的地位。
运输设施建设方面,将续建晋江陆地港二期货运枢纽项目,以及泉州石湖作业区5-6#泊位工程等9个港航项目,力争新开工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4号泊位扩建工程等3个项目,谋划锦尚作业区7-8号泊位等项目前期工作。
公共出行——
公交方面,将完善跨片区公交与区域内公交、社区巴士、公共自行车的有效接驳,计划新增5条公交线路,延伸、优化8条公交线路,新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加快公交智能化移动支付方式全覆盖建设,推动实现城市公交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出租汽车方面,将督促网约车平台加快清理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力争全市网约车“双合规”订单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前列,探索“巡游车+互联网”服务,加强出租车更换新能源汽车力度。
农村出行方面,将鼓励发展网约、预约响应、小型化车辆等运营组织模式,完善农村客运预约响应运营模式和公益化运营,探索一套适应泉州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并引导符合条件的县(市)加快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同时,泉州还将积极推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公众通行泉州湾大桥的出行成本,大力发展旅游包车服务,完善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此外,还将扩大定制客运试点范围,争取实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全覆盖,推进驾培计时培训应用平台和计时终端的信息化升级改造。晋江国际机场也将启动扩能改造工程,加大航班航线拓展力度,力争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